文章出處

1.調漂: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并導致浮漂產生位移。采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 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 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采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并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采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只鉤子臥在水底,另一只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么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采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只鉤的重量,調好后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臥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后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后(浸水半個小時之后)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于懸浮狀態,并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并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后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后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后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后再精調,確保調漂準確。
8.微調: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后,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準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后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于微調。
9.調靈:指浮漂調整后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在視標的高位。比如說調一比調二靈,調二比調三靈。但是這種靈是有條件的,并非絕對的,而且是隨條件變化而變化的。
比如說我調的是三目,掛的雙餌正好使浮漂下沉到一目,此時雙餌在水中的自重為零。如果改為調一目,掛的雙餌與上面說的同重,那么此時的調三釣一從靜態理論上來講比調一釣一要靈。
因為這種調三釣一,其雙餌因自重完全被浮漂的浮力所平衡,魚輕輕一吸,就能把餌吸入口中。
調一釣一時,雙餌自重在水底除水對餌產生的浮力能減輕餌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余自重是存在的,魚來吃食,只有當它的吸力大于餌所體現的自重時,餌才會被魚吸入口中。這樣相比調三是比調一靈。如果雙餌重仍是兩目,現改為調四目釣二目,同上面的調三釣一相比,這兩種方法雙餌自重都為零,其結果是調三釣一比調四釣二要靈。因為調四釣二,浮漂露于水面的剩余浮力大于調三釣一的剩余浮力。而且第二目的視標直徑可能比第一目要粗,如果按等長計算的話,第二目的體積就大于第一目。那么魚用相同的力來吸餌時,調三釣一的浮漂所產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會大于調四釣二的浮漂。
從這種角度來講,浮漂調的目數越少(露出水面越低)越靈敏,反之就越遲鈍。
10.調平水:指把浮漂的平衡點定在視標的頂端,讓其與水面齊平。調平水分為空鉤調平水和掛餌調平水兩種。如果都是釣一目,掛餌調平水比空鉤調平水要靈,其道理同第9條調靈中所說的道理相同。
11.調目:就是上面所說的通過加減鉛皮而設定的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如果你調整后視標露出水面到第三目,那你就是調三目。視標露出水面到第四目,那你就是調四目。
12.釣目:是實際垂釣時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數。設定釣目和垂釣中調整釣目,都是在調目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調整浮漂的靈敏度。
釣目調整的原則是釣目低于調目為靈,極限為雙餌離底(像調三釣一);釣目高于調目為鈍,鈍至鉛墜觸底(像調二釣肚根)。調幾釣幾則是以這個調目為基點的不靈不鈍。我們在垂釣中要掌握一支浮漂的調整原則:調目為基礎,釣目是修正。如果調目設定錯了,再怎么調整釣目,效果可能都不理想,因為在一個錯誤的基礎上,是不可能修正出好的效果的。
13.浮漂平衡點:就是浮漂的釣目 。當某支浮漂在線組配重后,靜止在水面不動時,浮漂的示標與水平面相交的那條線就是該浮漂此時的平衡點。此時浮漂在水中產生的浮力同線組形成的重力是相等的,處于一種二力平橫狀態。

有人說我用的大鉛墜小浮漂(意思是說鉛墜重力明顯大于浮漂浮力),怎么可能平衡呢?其實鉛墜落底后大出浮漂浮力的那部分重力被地面承受了,所以只要把水線長短調對了,露出水面不動的浮漂同樣處于平衡狀態。
浮漂的平衡點,其特性是示標的任何點位都能成為平衡點,但是會隨著線組配重的變化而改變。當加減鉛墜重量,加長或縮短水線長度,更換重量不同的鉤子、太空豆、插漂座、鉛皮座、8字環,都會造成浮漂的平衡點發生變化。
特別是懸墜懸餌釣時,當釣餌溶散脫鉤后,靈敏度高的浮漂會明顯向上浮起。這就是原平衡點被打破,浮漂在尋求新的平衡點。當浮漂向上浮到一定位置不動后,新的平衡又產生了。
14.浮漂的重心點:支豎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漸減去配重后,浮漂會因水的浮力逐漸向上升起,當上升到某點位時會出現傾斜的趨勢,這時漂身與水面相交的點就是該浮漂的重心點。重心點偏上的浮漂,在水中的穩定性好,抗風力強,信號傳遞更準確及時。
15.全浮力點:浮漂示標的頂端,體現浮漂最大浮力的點位。全浮力點也是體現浮漂最大配重的點位。在實際垂釣中此點位也是浮漂剩余浮力為零的點位。
16.剩余浮力:當浮漂在水中處于平衡狀態,靜止不動時,露在水面上的示標部分被稱為剩余浮力。露在水面上的目數越多,剩余浮力越大,反之則小。
17.剩余浮力為零:當浮漂在配重作用下示標頂端也浸入水中,浮漂處于懸浮狀態時,即浮漂的剩余浮力為零。當浮漂剩余浮力為零時,也是浮漂的全浮力體現。處于懸浮狀態的浮漂,雖說處于最靈敏狀態,但并無太大的實際使用意義,無需為提高浮漂的靈敏度,刻意追求剩余浮力為零。因為垂釣中浮漂的靈與鈍所起到實際作用,是根據魚情的不同和隨時發生的變化,時刻在進行著正反轉換,浮漂并非越靈越好。
18.漂的自身語言:當浮漂入水到靜止不動處于平衡狀態。在此之間表現出翻身、站立、停頓、下沉、反彈、定位共六種自身語言。這六種自身語言都有其特定的規律。如果在此之間有魚來吃餌,必然打破這六種自身語言的特定規律。
19.浮漂的魚訊語言:浮漂因魚吃餌而產生的信號都是魚訊語言。在浮漂定位之前出現的魚訊語言有時非常不明顯,很難掌握。只有當你非常了解浮漂的自身語言之后,才能區別其中的不同。
特殊情況調漂法
所謂特殊情況,就是指氣候異常,肥水缺氧、魚情反常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用“調四釣二”就可能釣不上魚來,這就要求我們要因時、因地、因魚制宜,采取相應的對策。
臺灣釣友把特殊情況下的調漂歸納成幾句口訣,即“調靈敏、釣靈敏、調靈敏、釣遲鈍”,“調遲鈍、釣靈敏”,“調遲鈍、釣遲鈍”。把調四目釣二目作為一個中線,其調上調下都有伸縮余地,同時也便于計算。一般都把調四目以上稱為調遲鈍。釣二目以上稱為釣遲鈍,釣二目以下或平水稱為釣靈敏。
(一)調靈敏、釣靈敏。垂釣時,由于氣候、水質的影響,魚的胃口不好、行動呆笨、游速緩慢等,時常出現浮漂未見明顯反應,釣餌已被魚吃掉,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悶熱的夏天,氣壓低,水中缺氧,或寒冷的冬天,魚少食少動,體力不支,張口很小,這時就應把“調四釣二”改為“調靈敏、釣靈敏”,即調成調五、六目,釣一目、一目半或平水。調漂的方法是用小剪刀一點一點剪去鉛片,直至雙鉤掛餌露出一目、半目或平水,這時一鉤擦底,一鉤稍懸起于水中,整個釣組處于高靈敏狀態下。魚兒只要稍一吸餌浮漂會立刻作為反應。
(二)調靈敏、釣遲鈍。在什么情況下“調靈敏、釣遲鈍”呢?如在人工魚池垂釣,因釣魚人多,魚被反復釣放,十分刁滑,吃餌非常小心,不是見餌就吞,而是采取各種試探方式,如輕含口中,稍有異樣立即吐鉤,或先碰餌試探,確信沒有危險后,才小心翼翼地將餌吸入口中,此時漂的反應十分輕微,漂的反應只有半目或三分之一目,很難察覺。當釣者尚未看清動靜,餌已被吃光。遇到這種情況,應將正常情況下的調四釣二,改為調五釣四或調五、六目釣五、六目。調漂時水面漂尾露出五、六目,垂釣時雙鉤掛餌沉底漂尾露出五、六目。該用這種調漂法后,垂釣的方法也應與之相適應,由于釣目較高可以施展引逗法,即將釣餌拋出成一直線入水后,將手臂一伸超過桿架,等浮漂立起后,將主線壓入水中,先不要拉回,等漂降至五、六目后,慢慢將漂拉回10厘米左右,然后拉一次放回一次。如釣五目,拉回時是二目,放回時又是五目,往往在拉放過程中就會有魚咬鉤,若發現漂沒入水中,即時提竿可得魚,用這種釣法在人工魚池釣滑魚是很有效的,但是注意的是餌要稍硬些粘些,以防在拉引過程中散化。
(三)調遲鈍、釣靈敏。在人工魚池垂釣時窩里有魚,游動也正常,但咬鉤不正常,吃餌動作微小,很難有下挫和下頓信號出現,漂還沒有動靜餌已經被吃掉,對付辦法是調二、三目釣一目或半目直至平水,只要浮漂有輕微異常或下沉,立即提竿可得魚,有時還會掛住魚唇釣上來。
(四)調遲鈍、釣遲鈍。這也是一種極特殊的調漂法。在屢釣放的競技人工魚池,魚兒對調遲鈍、釣遲鈍十分警覺。如用調遲鈍、釣靈敏的方法仍釣不上魚,就可考慮調遲鈍、釣遲鈍,如調三釣三、調二釣三或調三釣四,甚至調一、二目,釣四、五目。
以上四種調漂法是初學臺釣者所必須掌握的。當然,臺釣傳入大陸后,調漂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改進,這只能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競賽中去摸索、去創新。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13/5124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