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在初中生的學習中,受他們自身個性特點和教材內容的原因,很多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都有不同。他們會參考各種資料對某一篇古詩詞進行理解,在考試時,在平時的累積下學生對陌生的古詩詞進行剖析理解,系統掌握分析古詩詞的方法,對作者的寫作風格和寫作背景有了一定的積累。在古詩詞的課后練習時,運用系統認知維度分析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安德森認知過程維度包括五個類目:記憶、理解、運用、分析、創造。接下來從這五個方面對初中語文教材古詩詞課后練習進行分析。

  一、記憶
  做基礎練習題是學生對于古詩詞內容有一定記憶的情況下,不一要記住所有的句子,對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能夠表達作者情感或者寫作背景的句子進行記憶,再做課后習題就會得心應手。其實課后習題和平時的考試題有很多共同點,學生如果能對課后習題游刃有余,在考試時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在做過題以后,對于問題的答案都有記憶,這樣能夠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內容,記憶是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
  二、理解
  做一些最簡單的習題,在簡單習題完成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提升,即是理解。理解是學生在做比較有難度的習題時必備的技能,如果學生不理解古詩詞,對于題目的要求就沒辦法很好完成,除此之外學生也要理解題目,不能曲解題目的意思,有很多課后練習題有歧義,這時學生就要揣測出題者的意圖,不能亂答一通,理解古詩詞內容和題目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輕松不少。為了更好地對學過的古詩詞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比較,橫向比較即對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進行比較,縱向比較即對不同詩人的同一種詩詞類型進行比較,這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婉約派、豪放派的寫作特點,然后進行比較就會理解,之后再對結果進行概括說明,就能很快提升自己。
  三、運用
  在對課后習題累積了一定的量之后,就要總結一些規律,在以后的學習中運用這些規律,對一些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古詩詞或者作者能根據寫作背景和古詩詞的類型來大致判斷主要內容。比如愛國詩、邊疆詩、思鄉詩或者是田園詩,都有自己特定的環境渲染方法和關于地點的描寫,學生如果能夠總結出規律并加以運用,對于古詩詞的學習難度也會降低不少,學習到的知識也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學習時遇到一些與詩中相似的環境或者與作者有同樣的思想感情時可以想想當時創作的心情,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也可以把學過的古詩在深度理解之后運用到寫作中,會為作品增色不少。
  四、分析
  分析是指學生學會區分、組織、歸屬。區分是要區分同類作品的不同,把這些特點都進行標識,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由一個人對他所有的作品一概而論,要把有不同特征的詩詞進行組織對比,找出他們的共同點,然后對古詩詞進行不同類別的歸類整理,把他們進行區分歸屬。
  對作品的分析能夠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做課后題時有題目要求學生對詩中的某一句進行分析,學生要學會分析作者的情感以及創作目的,并且加入自己的理解,這樣才能把習題答全面。分析也是學生能夠創造的基礎,只有學會分析一些結構才能創造出類似的句子與問題來提高自己,學生對自己學過的知識能進行自我提問自我考驗,這是質的飛躍。
  五、創造
  創造分為三步:生成、計劃、產生,即生成創造的欲望、對所要進行創造的句子以及問題有初步具體詳細的計劃,然后再產生創造的作品。初中的古詩詞鑒賞大都停留在很簡單的一些篇章上面,只要學生稍微進行深度挖掘就能夠很清楚地看到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沒有很大的難度,很多初中生在學習詩詞時態度不端正是由于他們對于古詩詞的認識不正確,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說服,讓學生正確認識古詩詞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進行詩詞閱讀分析的同時也不能忽略課后習題,課后習題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驗。教師既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時根據課后習題找出答案來理解古詩詞的含義,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完一篇古詩詞之后進行對應的習題練習,讓他們更加深刻理解,增強記憶,不至于在學習之后就立刻忘記或者遇到類似題目的時候手足無措。課后習題很重要,也有很多的好處,可是往往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不注重課后習題的重要性,這也是導致初中生古詩詞學習效率不夠高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提高初中生古詩詞的學習效率,改變當前的現狀,除了要進行系統認知維度分析之外還須要注重課后習題的重要性。
  通過對古詩詞記憶、理解、運用、分析和創造五步的認知維度分析,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方面有一定的計劃,結合課后習題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107/8313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