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細菌,往往都會想到它會危害健康。但是你知道嗎?人體的內環境可謂千奇百怪,人體腸道里有各種“好”“壞”細菌在和諧相處,發揮著神奇的作用,被稱為默默無聞的“清道夫”,人體健康的守護神。一旦這種和諧被破壞,就會出現各種疾病。
隊伍龐大的腸道菌群
人的胃腸中一般有500多種細菌,總體分為3類:有益菌也就是“好”細菌,對身體健康有益處,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條件性有害菌,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體有害,但在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稍微有點好處,如大腸桿菌;致病菌,對人產生危害的細菌,如產氣莢膜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
腸道菌群的作用
1. 幫助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包括蛋白質、糖、脂肪、鐵、鈣及維生素D,合成維生素B、C、K、煙酸和葉酸等,維持正常的腸道運動。
2. 促進機體免疫。由雙歧桿菌、乳桿菌等組成的膜菌群通過占位保護、產生細菌素、有機酸、過氧化氫等物質,阻擋或抑制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襲腸黏膜產生非特異性免疫效果,腸道菌群作為抗原可刺激和促進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其功能的成熟,使機體獲得對許多致病菌及其毒素的抵抗能力,發揮特異性免疫功效。
3. 在菌群平衡的情況下,抑制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雙歧桿菌等有益菌能將亞硝酸胺降解為亞硝酸鹽與胺,起到抑癌作用,而大腸桿菌、梭狀芽胞桿菌、腸球菌、擬桿菌等能促使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與胺結合成具有較強致癌作用的亞硝酸胺。所以腸道菌群是促癌還是抑癌,關鍵取決于哪些菌群占優勢。健康狀態下抑癌的菌群占優勢,所以主要發揮的是抑癌作用。
4. 在菌群平衡情況下,腸道菌群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毒素的濃度,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在人的腸道里保持較多數量的有益菌群,非常有利于維持身體健康,而且雙歧桿菌能延長人的壽命,像長壽老年人的腸道內,雙歧桿菌數量都比較多。
如果腸道的好細菌與壞細菌不能相互平衡了,人體就會生病。
腸道菌群失調癥
不同種類的細菌失平衡,就會出現不同的腸道菌群失調癥。
1. 白色念珠菌性腸炎,是腸道菌群失調癥最常見的一種。多見于瘦弱的嬰兒以及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糖尿病、惡性腫瘤、長期應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
2. 葡萄球菌性腸炎,多見于長期應用抗生素(四環素類、氨芐青霉素等)、腎上腺皮質激素和進行腸道手術的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
3. 產氣莢膜桿菌性急性壞死性腸炎,產氣莢膜桿菌所產生的β霉素可引起急性壞死性腫瘤、消耗性疾病,以及各種感染。
4. 銅綠假單胞菌腸道感染,銅綠假單胞菌為條件致病菌,常為繼發感染,在嬰幼兒、老人、某些惡性腫瘤、消耗性疾病,以及使用抗生素、皮質激素等情況下最易引發感染。
5. 變形桿菌腸道感染,變形桿菌在一定條件下可為條件致病菌,如普通桿菌、奇異桿菌、摩根氏變形桿菌均可引起食物中毒,無恒變形桿菌可引起嬰幼兒夏季腹瀉。
6. 肺炎桿菌腸道感染,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其他原因,正常寄生在腸道的肺炎桿菌可引起感染,特別是小兒的嚴重腹瀉。
腸道菌群失調原因
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往往是多種原因。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 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
2. 吸煙、酗酒、過勞、熬夜等。
3. 長期服用抗生素、類固醇藥物。
4. 情緒壓力及不良環境。
5. 疾病、化療、手術等。
6. 人體衰老。
腸道菌群失調與代謝綜合征
人體代謝是為了適應環境變化,通過自身與微生物共同調節,產生所有的復雜化學反應。無論疾病與否,規模宏大而復雜的細菌庫――腸道菌群都直接參與人體多種代謝過程。腸道菌群在人體內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微生態系統,應對各種外界因素。人體代謝平衡狀況與腸道菌群的結構組成變化密不可分。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肥胖、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等有一定的相關性,因而,通過對腸道菌群有效調節,可以預防和治療代謝疾病。
預防腸道菌群失調
預防腸道菌群失調,就是讓各類細菌和諧相處。首先是避免濫用抗生素。對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最好能做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最敏感的抗生素。對老年及病后體弱者,在用抗生素的同時可配合使用乳酸菌素、雙歧桿菌活菌制劑及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以防腸道菌群失調。在進行大手術之前,應注意配合全身支持療法,如提高營養、輸血、肌注丙種球蛋白、服用維生素等。
預防腸道菌群失調,在飲食上一定要有所禁忌,禁煙、酒、咖啡、濃茶、生冷生硬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類的食物,少食多餐,按時進餐,不要吃過于堅硬和不消化刺激的食物。避免勞累和生氣,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好心情,腸道才能有和諧的菌群。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225/7781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