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有欲與無欲
老子說,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方回說,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呂坤說,無欲之謂圣,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貪欲之為狂。
戴震說,凡事為皆有于欲,無欲則無為矣。有欲而后有為,有為而歸于至當不可易之謂理。無欲無為,又焉有理?
震陽子說,無欲觀妙,有欲觀竅。逆而修之無欲觀妙即成仙道,順而生之有欲觀竅生萬有。
鳩摩羅什說,我無欲無求,我就是皇帝;你有欲有求,你就是奴隸。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
人生,有欲者累,寡欲者安,無欲者強。
人之心胸, 有欲則窄,無欲則寬。人之心事,有欲則憂,無欲則樂。人之心術,有欲則險,無欲則平。人之心氣,有欲則餒,無欲則剛。
有欲有苦,無欲有福。有欲則苦,無欲則剛
有欲則動,無欲則靜。有欲根善,無欲器成。
有欲生煩惱,無欲心自靜。有欲苦不足,無欲亦無憂。
無欲則無求,有欲則必求。有欲無可厚非,無欲自得清高。
有欲天大心狹,無欲天小心闊。有欲以觀其奧,無欲以觀其妙。
人生成熟不在有欲無欲,而在惜福造福。
放下是無為而有為,無欲而有欲。
心有所屬,生無所求;有欲有求,無欲無求,有欲有求便是無欲無求,無欲無求便是有欲有求。
無欲如至清之水,秋毫必見;有欲如至濁之水,雖山岳之大,亦莫能鑒矣。
有欲可以度眾生,無欲可以度自己。
有欲則緣起苦生,無欲則緣滅苦滅。
自然有欲而觀其竅,自然無欲而觀其妙,動靜自然和道。
君子無欲則剛,有欲則瞻前顧后。
無欲清凈,無欲昏昏,吾將在有欲與無欲之間。
人有欲故難無為,神無欲故難有為。靜極而生靈感,煩極而生智慧。
有情有欲者生,有情無欲者死,有欲無情者生不如死。
有情無欲為仙,有欲無情為獸,有情有欲為人。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313/12171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