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2013年9月,帕維爾在一座坐落于幽僻森林的古老農場開始了“原始生活”。這座約建造于公元10世紀的農場內沒有任何現代化的便利設施或通訊工具,僅僅提供了基本的居住環境。帕維爾這樣評述自己的生活:“我一個人生活在過去。”

據悉,帕維爾的這項計劃是獲得了來自歷史研究者阿列克謝·奧夫恰連科的幫助才得以進行。阿列克謝從事著歷史方面的社會實驗,他與帕維爾在一年之前便開始討論“重溫中世紀”的歷史實驗計劃。他們認為,從實驗中能獲得歷史和心理學的重要變化及信息。

體驗野人生活

該獨居計劃為期8個月,以此來研究漫長時間內帕維爾的反應。出于對實驗者安全的考慮,實驗時間并未超過一年。畢竟,俄羅斯的嚴寒冬天極有可能使人發生意外。為了以防萬一,實驗組也準備了相應的急救信號來應對帕維爾發生不測的情況。


實驗期間的生活是乏味而貧乏的。帕維爾唯一能找到的工具都是從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古物。為了補充食物,他不得不前往附近的森林狩獵或捕魚。而在寒冷的北國之凍,帕維爾只能靠在雙腿上纏布條來保暖。若非事先接受過專門訓練,普通人很難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幸存。

比艱苦生活更難忍受的是孤獨寂寞。除了每個月專家來與之交換實驗記錄之外,帕維爾所在的環境別無他人。不過,他被允許將生活記錄在平板電腦上。他所拍攝的照片忠實地還原了他現在的生活--煤油燈、亞麻籽油及手上的累累傷痕。

當然,在這返古的生活中,帕維爾也分享了一些生活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判斷一只雞是否已長至可以食用的狀態,或是如何剖食鳥兒。現在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事也成了生活中的要務。帕維爾甚至學會了將壁爐中烤得通紅的石頭扔進水中使之升溫來洗衣服。

體驗野人生活

帕維爾憑借常人不能有的毅力和決心,在如此極端困苦的環境下已經地生存了近5個月。

其實現代人類體驗原始生活并不稀奇,在遙遠的過去,曾經歷史上就出現了十大經典獸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說不定人獸本就是一家哦!

1、 “野彼得”

最為著名的獸孩是“野彼得”,早在1724年,人們在英國漢諾威附近發現一個全身赤裸、褐色皮膚、黑色頭發的怪物,當時他才有12歲。

他可以很容易地攀爬在樹枝之間,以植物為食,卻不會說話。當人們試圖接近感化他時,他拒絕食用面包、卻寧愿剝樹皮吸樹汁,不過最終他還是學會了吃水果和蔬菜。

由于他的行為非常怪異,人們都叫他“野孩子”,并對他起名“彼得”。后來,被視為“怪物”的彼得送到了喬治一世的宮廷中進行展示,然后被送到英國,在那里他學會了說幾個字母。

他在英國的上流社會中被當成“寵物”,生活了68年,直至80歲才逝世。

他一生除了“彼得”、“喬治國王”之外,幾乎不會說任何話。但據稱他的聽力和嗅覺能力“異常敏感”。

2、熊女

1937年,喬治?馬蘭茲在土耳其西北部布爾薩市一家精神病院進行采訪時,意外地遇到一個聲稱與熊生活多年的女孩。

當時獵人在靠近亞達那市附近的山林中射死了一頭母熊,之后他們被一種類似“甲醇”的氣體攻擊,當他們醒來時竟發現攻擊者竟是一個女孩,她的聲音、習性和體態動作與熊十分相似。

她拒絕吃煮熟的食物,睡覺時躲在房間里昏暗角落的墊子上。

最終調查表明,14年前附近村莊有一個兩歲的孩子失蹤,由此推測很可能已死的母熊收養了這位女孩。她的“母親”正是那頭死亡的母熊。

3、狼女(卡馬拉和阿馬拉)

最著名的狼女是1920年10月在印度加爾各答西部米德納波爾附近發現的兩個女孩,當時人們營救她們時兩個女孩正處于多只狼的包圍之中。

在一位英國傳教士的帶領下村民成功地射殺了母狼,他們將兩位女孩命名為卡馬拉和阿馬拉,估計她們的年齡分別為8歲和2歲。

依據這位英國傳教士描述,這兩個狼女長著畸形下顎,牙齒變得很長,她們的眼睛在黑暗里像貓和狗一樣釋放出野性的眼光,阿馬拉在營救后的第二年就死了。


然而,卡馬拉卻一直活到了1929年,到那時她已不再吃腐爛的肉,能夠直立行走,并學會說50個單詞。

4、豹孩

1920年7月份《孟買自然歷史協會》期刊上報道了一位豹孩的故事。大約1912年時,阿薩姆邦附近北卡查爾山一只雌豹偷走了一個男嬰,三年之間人們再度找到男孩并確認了他的身份。

當時,這位豹孩四肢著地行走,其奔跑速度越過了成年男子,他還能夠快速敏捷地躲開矮樹叢和其他障礙物,他的膝蓋長著厚厚的老繭,腳趾嚴重變形,與腳背呈直角狀態。

他的手掌、腳心和拇指都覆蓋著堅硬的角質皮。當他第一次被捕捉到時,他對任何人不斷地用嘴咬,同時手腳相加試圖擺脫束縛。

當他回歸家鄉時,村子里的家禽只要處于他的活動范圍內,很快就會被他手撕碎吃了。


5、鳥孩

最近在俄羅斯發現一位莫戈利綜合癥患者,在當地衛生保健人員的營救下這位7歲的男孩成功脫離其母親的虐待。

他的母親一直將他和一群鳥類在一起飼養,這個男孩被關在兩間臥室的房子中,那里看上去卻更像一間大型鳥類飼養場。

記者采訪其中一位營救人員加利娜?沃爾斯加婭時,她說,“男孩的31歲母親就像鳥兒一樣喂養兒子,雖然她從不對兒子打罵,身上沒有任何受傷跡象。但是她從未與可憐的男孩說過話,而他只能與朝夕相伴的鳥兒溝通。”

4b40c7fd0601081569644.jpg

他會嘰嘰喳喳地叫,當人們聽不懂他說話時,心急的男孩便會像鳥兒一樣揮動著自己的手臂。

6、狗孩(奧克納-馬拉婭)

奧克納?馬拉婭出生于1983年11月,當1991年發現她時,已是一個8歲野性十足的孩子,她小時候一直與狗相伴。

她的身上具備著狗的許多習性,卻不懂得如何說話。

據了解,馬拉婭的父母經常嗜酒如命,根本不照顧她。最終她選擇了與狗做伴生活,居住在家后的一個狗舍中,并學會了狗的習性特征。


隨著她逐漸長大,她的叫聲越來越像野狗,在吃食物前都先嗅聞一遍。她像狗一樣具備非常敏銳的聽力、嗅覺和視覺能力。

7、瞪羚孩

敘利亞巴斯克省的考古學家吉恩-克勞德-奧格爾1960年一個人在撒哈拉沙漠旅行時,在那里他遇見奈馬迪游牧民,他們告訴奧格爾離此一日之遙生活著一個獸孩。

第二天,他在牧民的帶領下啟程尋找,終于發現一個裸體男孩,混在一群白瞪羚中大步奔跑著。這個男孩通常是四肢爬行,偶爾也會直立起來,奧格爾認為他可能是在剛出生7、8個月時被遺棄,已經開始學會直立動作。

當周圍有任何輕微動靜,他的肌肉、頭皮、鼻子和耳朵都象瞪羚一樣習慣性地抽搐著;他會用牙齒撕扯沙漠植物的根莖,象瞪羚一樣用鼻孔蹭來蹭去;他一般只吃草,偶爾在植物缺乏時也會吃點昆蟲充饑;他的牙齒與其它草食類動物一樣邊緣是平坦的。

1966年,人們曾試圖從直升機上撒下一張網來捉住他,卻未能成功,與其它有記錄的獸孩不一樣的是,瞪羚男孩一直與他的動物同伴生活在一起,從未重返人類社會。

8、猴孩

1991年,一位名叫米利?西巴的烏干達村民在比平常更遠的地區尋找木柴時竟意外地看到一個小男孩被一群包圍在中心,并與猴子一起開心地玩耍。隨后她立即呼叫村民前來幫助,并將這個猴孩逼困在一棵樹上,最終被帶回村子中。

村民們發現這個孩子由于一直四肢行走,他的膝蓋被磨得發白,指甲又長又彎,明顯不是普通在家中長大的孩子。

隨后一位村民認出來了這個猴孩,原來他叫約翰?西邦亞,最后一次看到他是1988年,當時他的父親殺死了他的母親并從此失蹤,而年僅兩三歲的西邦亞也從此在村子里消失了。

后來的三年里,西邦亞一直在野外流浪,他曾依稀地記得幾天后猴群接近了他,并讓他吃樹根、堅果、甘薯等食物。這支猴群里共有5只猴子,其中年輕的兩只最初對西邦亞十分警惕,不過經過兩周共處之后就對他十分友好了,一起游蕩、找食物和攀爬樹枝。

目前,西邦亞已經21歲,1999年10月他曾作為“非洲珍珠”兒童合唱團的20名成員之一來英國演出。

9、野女錢帕格涅

野女錢帕格涅可能在被遺棄之前就學過了說話,因為她是獸孩中很罕見的能夠連貫完成語言表達的例子。她的食物包括鳥、青蛙、魚、葉子、樹枝和樹根等。

如果給她一只兔子,她能很快將其剝皮并生吃下去。當地目擊者著名科學家Charles Marie de la Condamine稱,“她的手指,尤其是大拇指非常大,能用拇指挖出樹根,并能像猴子一樣穿梭于樹枝之間。”她奔跑速度非常快,視力也非常好。

1737年,當時的法國女王、波蘭王后的母親占領了洛林公國之后,她聽說了關于錢帕格涅這個野女孩的故事,就帶她去打獵,結果她跑得比兔子還快,能夠徒手殺死兔子。

10、狼孩(沙姆迪歐)

1972年5月,距離印度蘇爾坦普爾20英里的穆薩法哈納森林中人們發現了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當時他正在與其他的狼崽玩耍。

這個男孩的膚色很深,指甲又長又鉤,頭發臟得打結,手掌、肘部和膝蓋都生著老繭,還具有某些卡巴拉和阿馬拉的特征:牙齒鋒利、喝血、吃土、吃雞、喜歡黑暗,與狗和豺狼非常親近。

人們給他起名為沙姆迪歐,并把他帶到Narayanpur村。雖然他后期不再吃生肉,但卻一直不能說話,只是學會了一些手語。

1978年,“特蕾沙修女之家”在印度北部城市勒克瑙接納了貧困交加的他,重新給他起名為帕斯卡,1978年著名旅游作家布魯斯?查特溫還曾經探訪過他。沙姆迪歐于1985年2月份去世。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029/1807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