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沙塵暴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所到之處,土壤貧瘠,沙化加劇,農田、道路等被毀……但你知道嗎?沙塵暴并非一無是處,它也為人類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貢獻,也有功勞。

  給土壤“施肥”
  沙塵中富含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因此,沙塵隨風而行,落在哪里,就能給哪里的土壤“施肥”,造就可以滿足植物生長的肥沃土壤。
  2002年3月20日至22日,一場特大沙塵暴席卷北京,給北京的土壤帶來了大量天然的物理肥料和化學肥料,補充了植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等元素,改良了日益退化的土壤。
  補給海洋生物
  沙塵漂洋過海時,部分隨大氣沉降進入海洋,為海洋生物提供營養物質。其中氮和磷可明顯促進海洋初級生產力,高強度的輸入則可能導致浮游植物暴發性生長。
  此外,全球海洋約20%的海域是高營養低葉綠素海區。在這些海區中,鐵元素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含有大量鐵元素的沙塵氣溶膠沉降入海,能促進海洋的初級生產力,這就是沙塵的“鐵肥效應”。
  逢酸必誅
  沙塵暴逢酸必誅,可以有效減少酸雨發生的頻率。
  酸雨一般指pH值小于5.6的大氣降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沙塵中含有偏堿性的碳酸鹽和硅酸鹽,每當沙塵暴來襲時,漫天飛舞的沙塵會中和大氣中的一些酸性物質,其中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使所在地區免受酸雨之苦。
  北方沙塵暴多,所以,北方酸雨相對較少,降雨地區分布零星,而長江以南地區降雨面積大,次數多。
  調節氣候
  沙塵還能調節氣候。
  比如,飄浮在大氣中的沙塵白天像一把巨大的陽傘,遮住陽光,使地面的溫度降低,減緩氣候變暖。
  沙塵氣溶膠可作為云的凝結核或冰核,通過與云“嬉戲”,與云發生作用,改變云的物理特性、光學特性、生命周期和云量,增加區域降水量。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107/8334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