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迷 彩 先 生 迷 彩 軍 事 快 評 第 805期】

導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航母打擊群在大多數的戰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航空母艦只是一個大型運載平臺,也就是一個活動的海上機場,載著各種戰斗機,以艦載機來奪取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制空權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出動單次出動2~3個核動力航母群同時作戰的國家,比如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兩個航空母艦戰斗群就是很好列子,其中包括“斯坦尼斯”號和“里根”號航空母艦。可想而知航母作戰群在整個美軍體系中的重要性。

(美國海軍“三航母戰斗群”同時亮相)

航母群戰力相當恐怖

美國海軍目前擁有11艘航空母艦,其中10艘為“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1艘為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正在建造中),其中美軍的雙航母群里面包括了12000多名水兵、140架飛機、6艘作戰艦艇、兩艘航母的共同行動。涉及到的通訊,后勤,補給,調度,以及服從管理問題非常之多。不是一個普通國家能夠做到的。

比如美軍雙航母戰斗群和敵方交戰,一周內至少可出擊1450架次的戰斗機,假設其中80%為對地攻擊任務,每架戰機每個航次都攜帶精確制導彈藥打擊2~3個目標,那么每艘尼米茲級航母可以在一周內攻擊2450~3690個地面目標,兩艘航母一周內最多可以打擊7000多個目標,這是一種非常令人發指的打擊能力。

當然話說回來,“有盾就有擋箭牌”一提起擊沉整個航母的有效方法,想必大家都會首先想到用反艦導彈以及魚雷,水雷,對航母群形成“飽和式”攻擊,劇有關數據顯示:如果想擊沉一艘美軍5000噸級的驅逐艦至少需要5~7枚普通反艦導彈才可以有效擊沉。航空母艦噸位在十萬噸上下,比驅逐艦大約多出二十多倍,我們不禁想想看,簡單往上推算的話,一艘驅逐艦需要5枚導彈的話,加上航母的艦隊防空能力,至少需要百枚導彈才可以接近航母甲板(但超高音速武器除外),這些導彈要從不同方向攻擊,這樣達到的戰爭效果其實并不高。

各國討論反航母手段

甚至還有人提出要用核水雷和無人機攻擊航母,可以在航母必經地方安放核水雷;用小當量核彈直接攻擊航母;用核彈在半空爆炸,使航母電子信息設備癱瘓,配合其無人機攜帶的炸彈進行自殺式攻擊,或者是用中子彈直接攻擊航母;用核武器摧毀航空母艦這種做法只有美軍實驗過,1945年美軍在太平洋核子實驗中(比基尼環礁核實驗),已經接近退役的美軍薩拉托加號航母就被放在核心區,美軍當時還設置了數十艘航母在周圍,用以觀察核彈對于航母戰斗群的摧毀能力。事后人們從硝煙中發現第一次實驗中用600米空爆核武器的方式對航母群本身傷害 竟然不大,仍然可以正常運轉。隨后美軍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然而在7月25日第二波于水面下27米的爆炸實驗里,離爆心318米處的薩拉托加號承受致命的損傷,爆炸能量掀起的海浪導致飛行甲板塌陷,左舷艉部艦體開始大量進水隨后很快沉沒。

事實證明核武器對于襲擊航母戰斗群還是十分有效的 ,但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如果“哪一國首先使用了核武器那就表明世界末日不遠了。”這句話背后的含義各國都心知肚明,核戰爭將是世界末日這種說法毫不夸張。所以很多國家仍然在尋求一種非核武打擊、效果更加的方式對付航母,總拿核彈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有分析指出,在關鍵水域,用高能爆炸形成海嘯,掀翻航母。或者通過無人殲擊機、軍艦、潛艇如何能突破航母打擊群空中,水面,水下的防線,接近航母進行攻擊,這是一個現實面臨的問題。各國都在探討反航母手段,中國當前的手段仍然是以“東風-26”、“東風-21D”等導彈為核心的反航母手段,對于這樣的“殺手锏”要么就是先發制人,要么就是留到萬不得已的那一刻!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2692.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