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自19世紀早期科學家獲得恐龍科學發現之后,恐龍這一物種群便常被描述成為兇殘的動物,時常發生致命性的搏斗。目前,古生物學家基于大量的最新研究,現更深入地了解到史前世界恐龍物種攻擊和防御策略,以及恐龍“兵器庫”的真實作用。

  科學家家通過迥然不同的科學技術,例如:生物力學、骨骼組織學分析等,古生物學向人們展現恐龍物種前所未有的生存狀況和生物學特征。  暴龍

暴龍

  1、暴龍:強壯的頸部將獵物尸肉拋到半空直接吞食

  近一個世紀以來,人們認為暴龍是恐龍世界中最大、最兇殘的掠食者。其鋒利的下顎牙齒令人產生恐懼和想像空間,生活在白堊紀時期北美洲境內的暴龍是頂級掠食者,可對獵物實施可怕的撕咬。但最新研究顯示,暴龍真正的力量并不是顎部,而是來自頸部。數字模型重建了暴龍的頸部肌肉結構,結果令人感到非常意外,暴龍頸部肌肉十分強壯,能夠快速擺動頭部擊向獵物。或許它們并不使用短小的前臂攻擊獵物,通過頭部撞擊和牙齒撕咬即可對獵物實施致命打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古生物學家發現暴龍能夠將獵物的肉體拋向半空,然后落入顎部直接吞食,這種奇特的進食方式能夠讓顎部肌肉緩解疲勞。據科學家測量,暴龍能夠將50公斤的獵物尸體拋到5米高半空中。在自然界類似的進食方式被稱為“慣性進食”,一些鳥類和鱷魚也存在該現象。

  特暴龍

特暴龍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029/18259.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