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份的40強戰的抽簽儀式上,所有人都覺得中國隊這次抽到了一個不能再好的上上簽,直到昨天比賽結束,我終于明白,其實這句話是對同組其他球隊說的。
有網友說,一個國家隊居然踢不過一個市級隊。這樣的說法雖不嚴謹,但正代表了國足的現狀。當我們連泰國二隊都敢輸時,你還敢奢望什么?于是,我們再次回到了那個熟悉的節奏,算勝負關系,算凈勝球,算理論上的可能,再次聽到了那句熟悉的聲音:留給國足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昨天比賽后,小編的朋友圈不出意外的被國足刷屏,想必大家應該也是如此,譏諷、謾罵、怒其不爭,國足再一次把大家空前地團結到了一起,皆因愛之深痛之切。不過想來國足應該都習慣了這一切了吧,習慣了舉重若輕地承受億萬球迷的責罵,就像習慣了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一樣。輸就輸了吧,反正2013年的一句“對不起”又沒有說明有效期,正所謂一句話,一輩子。球迷朋友們,你們體會到國足對大家這份深沉的愛了么?
出線雖然是不可能了,但我們還是要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分析一下原因,畢竟作為最早開始備戰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球隊,早做準備心里也多一份底氣。兒子再不爭氣,當家長的也不能將其掃地出門吧?我們來看看新華社記者鄭道錦的分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這句話用來形容17日被中國香港隊逼平后的這支國足十分貼切。盡管國足此前已創下連續三屆世界杯預選賽折戟亞洲區20強賽的恥辱紀錄,但佩蘭率領的這支國足竟然在俄羅斯世界杯的亞洲區40強賽中,如此之快便因兩平香港和輸給卡塔爾而處于無限瀕死和幾乎要啟動2022世界杯備戰的狀態,堪稱幾乎刷新了本隊史上最恥辱的紀錄。
對香港隊比賽中的8個門框和一次疑似被漏判的進球絕不能用“時來天地皆協力、運去蒼生不自由”來形容,這支球隊缺的不僅僅是運氣:粗糙的技術、簡單低級的戰術、可笑的射術、邏輯混亂的排兵布陣,都顯示出他們為何在實力一般的香港隊面前也無計可施。然而這支國足的實力雖然不屬亞洲上乘,但如能有效發揮出來也絕對不至于如此不堪,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國足淪落至此到底是誰之過?
第一、首過應屬主帥佩蘭,亞洲杯上他率領國足取得的三連勝掩蓋了其臨陣指揮平庸和用人標準存疑的問題。自從輸給澳大利亞隊之后,其在一系列熱身賽和世預賽的指揮上可謂昏招多多。
其一,佩蘭在棄用蒿俊閔、郜林、張稀哲、黃博文等實力派球員上過于剛愎自用,唯球員態度及風格而定取舍,而不顧國足有實力的球員并不充裕的現狀,不懂根據實際情況而行變通;其二,佩蘭遲遲不肯構建一個相對穩健的主力陣容框架,逢重要比賽喜歡臨時讓球員踢自己并不擅長的位置,如果從長期來看這是有益的培養多面手、豐富戰術組合的嘗試,但從短期應對大賽來看這卻是致命的;其三,佩蘭一遇強隊便“未戰先怯”,不管是亞洲杯上對陣澳大利亞還是世預賽客場對卡塔爾,佩蘭的用人和布陣都過于保守,以至于外媒記者看了中澳之戰后不解為何中國隊始終縮在半場,看上去根本就不想贏球;其四,佩蘭在臨場指揮上邏輯混亂,往往換人不切要點、毫無針對性,且在需要贏球的比賽中換人時機過晚,不到65分鐘后絕不換人加強進攻,盡顯保守思維。
當然,佩蘭畢竟是曾率里昂取得過成功的教練,在歐冠淘汰賽中還有對陣曼聯的經歷,或者是他可以帶好一支絕對實力較強的球隊,卻不知如何帶中國隊這樣水平的球員。但從其用人和臨場指揮取得的實際效果來看,的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二,足協也有過錯。如果說佩蘭的過錯在于執教水平問題,或者不能知人善用,那么足協的問題也正在于不能知人善用上,如果說在當初定奪佩蘭時還屬于一時沒有看清,而亞洲杯上有些幸運的三連勝也有相當的欺騙性,但自國足以十分萎靡的表現輸給澳大利亞隊后,足協的決策者應該開始注意到佩蘭執教中不合理的一面,并且在隨后的熱身賽中也應注意到佩蘭表現出的思路上和臨場指揮上的弊病,而當國足在世預賽中主場被香港隊逼平之后,更應開始考慮和著手準備換帥的問題,不能當機立斷而導致如今之尷尬,實屬決策者之弊。世無伯樂,何以挑選千里馬?而伯樂之上亦應有伯樂,否則層層決策便會盡顯弊病。
第三,球員過責難逃,國足隊員們在世預賽中沒有表現出亞洲杯小組賽上和亞冠中的水平和精神面貌。在沒有聯賽中高水平外援的支撐下,一遇到卡塔爾這種級別的緊逼便原形畢露,對抗中技術運用之粗糙、跑動之盲目、失誤率之高令人不齒。一方面他們的發揮明顯低于自己的最佳水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們平時并沒有真正學習求知的動力、或是依賴外援之心太強,導致水平長期停滯不前,對國際足球先進技戰術趨勢的理解堪稱原始。如果這些球員繼續如井底之蛙般在一個低節奏、戰術原始的聯賽中自我感覺良好而不真正開啟學習和革新的動力的話,未來仍將滯留于這低水平的深谷。
第四,現有的聯賽和國家隊的游戲規則設計同樣弊端多多,重聯賽而輕國家隊的游戲規則設計根本沒有讓兩者互相促進,反而形成出一個負向的惡性二元結構。許多人一廂情愿地認為只要聯賽紅火就能帶來球員水平提高,但事實上聯賽的紅火卻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一面,依靠天量資金搜羅頂級內、外援和洋帥而打造本土豪強俱樂部的模式說白了只是低水平組裝加工的模式,如果沒有依靠獨立自主研發核心技戰術,從而通過掀起一輪全新技戰術革命來徹底改變落后水平的思路,則我們的聯賽永遠不可能擁有核心驅動力和真正變成強大。
我們必須看到,現有的聯賽模式和國家隊短期飛行集訓模式并不鼓勵技戰術革新,反而會因各隊都功利地追求短期成績而滿足資本逐利之需,紛紛采用揮霍金元堆砌組裝品的低級模式。即便請來真正的好教練,都會因為成績壓力而不敢連續輸球,只敢對球隊小修小補,無法對球隊進行大規模的技戰術革新。而低水平球隊要想獲得實質提升,是必須要敢于進行實質性的技戰術革新的,只是這需要一定的研發時間和實驗時間,但這又跟各隊追求短期“速成大法”的現狀完全背離,哪支球隊敢于大膽創新則一定會被眾隊在短期內拉開成績,如此革新從何談起?如果不能認清這其中的邏輯,不改變實際上扼殺創新的游戲規則,而只是幻想通過引入高水平外援和名帥就能帶來實質性提高,實為可笑。
事有必至、理由固然,國足今日所蒙之恥絕非偶然,如不能認清以上四過逐條改正,則未來之恥似已可見。
小編還清晰地記得,1個月前的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專門提到了中國足球,習主席說:“我對中國足球的最大期待,就是中國足球能躋身世界強隊,使足球運動為增強人民體質、激勵人們頑強奮斗精神發揮重要作用。”主席話音剛落,國足就用一如既往的優秀表現給全國人民送了一份大禮,不知此時的足協一眾官員們在回想習主席的期待時,心里可否酸爽?
最后的最后,小編還是要懇請大家,雖然國足虐我千百遍,但請繼續支持中國足球,未來的路還很長,相信有生之年國足一定能...抱歉,小編有點編不下去了,加油吧,國足。
小編覺得您此刻一定是有話要說的,請在評論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吧。↓↓↓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趙輝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1046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