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世界上目前仍有27個國家未同中國建交 新中國成立時僅有蘇聯、朝鮮、巴基斯坦等十幾個國家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到1971年,中國獲得了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重返聯合國,成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目前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74國家已同中國建交,剩下的27個國家,其中有22個為臺灣的邦交國,還有5個未同兩岸建立任何外交關系。臺灣的邦交國目睹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有意通過中國建交,但是這些陽奉陰違的小國,同時又考慮到臺灣的情感,大陸委婉的拒絕了這些邦交國的請求。
臺灣邦交國 過去數十年,中國大陸和臺灣為了爭奪其他國家的“外交”承認而不惜大灑金錢打“外交”戰。然而,有些邦交國陽奉陰違,從臺灣撈取大筆好處,不給好處就立刻翻臉,就像岡比亞那樣。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統一也將會是歷史的必然。中國婉拒臺灣邦交國建交請求,但不拒絕對這些國家的困難援助。海地遭受大地震后,中國給了近千萬美元的緊急物資援助。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不能因為兄弟不和讓外人看笑話,從中漁翁得利。
除了臺灣的22個邦交國,目前世界上還有五個國家未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對于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國家未獲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就排除在外了。
不丹:唯一未和中國建交的鄰國
中國同不丹迄今未建交,但關系一直友好。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西藏)領土,元朝統一西藏后,成為中國的領土,到清朝時才分裂出去,但作為清朝的藩屬國,深受藏族文化的影響。因為不丹印度在1949年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內容主要是不丹內政和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導,印度開始干預不丹,卻導致了中國與這個曾經是中國領土和藩屬國的國家一直無法建交。邊境地區總體保持和平與安寧。
雖沒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在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中投下贊成票,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席位。目前在香港設有榮譽總領事館。
岡比亞
岡比亞共和國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區,它西鄰大西洋,北、東、南三面被塞內加爾緊緊包圍,其國土面積約為1.03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78萬人。
中國與岡比亞于1974年12月14日建交。1995年7月13日,岡比亞政府和臺灣地區恢復所謂"外交關系"。7月25日,中國宣布中止同岡比亞的外交關系。原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2013年10月2日,岡比亞政府宣布退出英聯邦。2013年11月14日岡比亞總統于辦公室發表聲明說,岡比亞政府將同臺灣地區斷絕外交關系,斷交立即生效。
2016年3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和岡比亞全面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外交部長王毅和岡比亞外交部長蓋伊舉行雙邊會談,并代表各自政府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岡比亞伊斯蘭共和國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
馬耳他騎士
有政治實體地位的國際組織,與104國建交。與兩岸并無建交。馬耳他騎士團國(S.M.O.M)是聯合國觀察員,具有“準國家”性質,沒有領土,其國家形式“位于”羅馬孔多迪大街68號,一幢占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馬耳他宮里。騎士團國的居民只有幾十人。它的規模比梵蒂岡更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馬耳他騎士團的前身是醫院騎士團,曾經擁有疆土,后因為戰爭而失去領土。現在馬耳他騎士團從事慈善活動,管理醫院,照顧難民和戰爭中的傷殘者。
科索沃
2008年自塞爾維亞獨立的主權國家,獲108個聯合國會國承認。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并不承認其獨立,因此尚未建交;中華民國承認其獨立,但由于科索沃只承認聯合國會員國的主權國家,不承認中華民國,故雙方亦未建交。 西撒哈拉 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部,地處撒哈拉沙漠西部,西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約900千米。北鄰摩洛哥、東、南接阿爾及利亞和毛里塔尼亞。 該地是一個有爭議地區,摩洛哥聲明對此地區擁有主權。另外,當地的一個獨立武裝組織(波利薩里奧陣線,又稱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統治著該地區以東大約四分之一的荒蕪地區,其余大部分均為摩洛哥所占領。截至2012年,有47個聯合國成員國承認該武裝政權所領導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為獨立的阿拉伯國家之一。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101/3146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