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會,是便宴的一種形式。起初,它興起于西方。而今,在國內也極其多見。它實際上是一種形式比較簡單的,略備酒水、點心款待來賓的招待會。
在一般情況下,正規的酒會均以雞尾酒來唱主角,所以它又叫作雞尾酒會。酒會,不過是雞尾酒會的簡稱而已。酒會上所提供的酒水、點心、菜肴均以冷的東西為主,因此它也被稱作冷餐會。
在社交活動中,參加酒會的機會和主辦酒會的機會都是很多的。因此,了解酒會的特點和用餐的形式,對每個人而言都有其必要性。
1、酒會的特點
除了酒會以酒水為主角和以冷食為主這兩大特征之外,它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明顯特點。不了解這些特點,就不容易了解酒會何以迅速普及和大受歡迎。
(1)不必準時
出席酒會時,來賓到場與退場的時間一般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沒有必要像出席正規宴會那樣,非要準時到場、退場不可。
(2)不限衣著
參加酒會時,若無特別要求,則穿著打扮上不必刻意修飾,只要做到端莊大方、干凈整潔、不似“生猛海鮮”般嚇人即可。

(三聯閱讀配圖)
(3)不排席次
在酒會上,通常不為用餐者設立固定的座位,也就是說,它是不用排桌次、位次的。用餐者在用餐時,一般均須站立,找個座次稍作休息也未嘗不可。
(4)自由交際
與上一特點相關,因無席位限定,在酒會上用餐者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隨便選擇自己中意的交際對象,自由組合,隨意交談,這樣一來,就不必非與不喜歡的人進行周旋了。
(5)自選菜肴
與正式宴會上依選定的菜單次第上菜大不相同,在酒會上,用餐者所享用的酒水、點心、菜肴均須極據個人口味和需要自己去餐臺上,或通過侍者選取。所以,酒會也被叫作自助餐。因此,用餐時完全有可能擇善而行",而不必來者不拒",墨守成規。
2、用餐的形式
酒會雖然禮儀從簡,但是也非完全沒有禮儀可講。參加酒會時,至少有以下七個方面的禮儀規范,是絕對不可不知不曉的。
(1)掌握餐序
酒會上提供的餐食品種不一定多,但取用時一定要依照合理的順序而行,才能吃飽、吃好,否則很有可能會亂塞一氣,撐壞了肚子。要么該的沒有吃,只能望洋興嘆"了。標準的酒會餐序依次為開胃菜、湯、熱菜、點心、甜品、水果。雞尾酒可在餐前或吃畢甜品時喝。
(2)排隊取食
在用餐時,不論是去餐臺取菜,還是從侍者手里的托盤選擇酒水,均應遵守秩序,認真排隊,依次而行。必須自覺摒棄加隊、不排隊、哄搶等壞習慣。
(3)多次少取
選取菜肴時,不論是愛吃的,還是尚未嘗過的,都應一次只取一點,若不夠可以下一次再接著去取。這就是所謂多次少取".若是取菜時讓我一次愛個夠",狂取一通,好像生怕下次取不到了似的,是十分失禮的。
(4)力戒浪費
在酒會上,自己先取酒水、點心、菜肴時,切記不要超標過量。取來的東西,必須全部吃完。扔掉或浪費掉了。是不允許的。
(5)勿施于人
在酒會上,除家人、至交外,千萬不要擅自去替別人代取酒水、點心、菜肴,因為自己不可能知道此刻對方是不是有此需要,或是對此是否喜歡。出于禮貌,讓一讓對方,則是可行的。
(6)禁止外帶
在酒會上,只要有本事,吃多少喝多少都行。但是絕對不能“順手牽羊”,把酒會上的東西外帶回家。
(7)適度交際
參加酒會的人可以自選對象進行交際,并不等于說參加者可以來了就吃,吃了就走。不與任何人相交,完全閉關鎖國",是不符合酒會的要求的。
隨著酒會的進行,應酬周旋的必要就逐漸減少了,但作為一個有教養的客人,仍需留意于女主人的通盤安排。
告辭
出席雞尾酒會的客人應按請帖上寫明的時間起身告辭。如果接到的是口頭邀請(因此沒有說明時間),則應該認為酒會將進行兩個小時。如果有一位客人遲遲不走,而女主人又另有晚餐之約,那她就應該婉轉說明。確實,她別無良策。也許,她可以友好地說:"我得跟您分手了,因為我不得不……"
正餐之后的酒會的告辭時間按常識而定 如果酒會不是在周末舉行,那就意味著告辭時間應在晚間十一時至午夜之間。若是周末,則可更晚一些。除非客人是主人的親密朋友,一般都不應在酒會的最后階段還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
在所有各種(除了最大型的)酒會上,離開之前都應向女主人當面致謝,這是禮貌。倘若你因故而不得不早一些告辭,則致謝不能引人注目,以免使其他客人認為他們也該走了。
致謝
參加了一次雞尾酒會或非正式的正餐后酒會之后,并無絕對必要向女主人寫信致謝,但這樣做總是可嘉的,正因為并非必要,所以尤其可嘉。如果女主人是一位好朋友,那么可以在第二天上午和她通一個電話,既向她祝賀酒會的成功,又可使她消除對酒會結果的擔憂。如果她還在擔憂的話。這也是無拘無束地討論各種成功細節的一個絕好機會。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61027/1143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