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 · 托爾斯泰誕辰 186 周年,Google封面
在群星璀璨的俄羅斯文學的黃金時代,有兩位是最為代表性的“雙星”,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托爾斯泰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
《托爾斯泰》 列賓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托爾斯泰在耕地》 列賓
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對象。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贊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手稿上的畫,1860年代
托爾斯泰為《識字課本》作的畫,1870年代
托爾斯泰為凡爾納《八十天環游地球》作的插圖
(1873-1874)
托爾斯泰為凡爾納《八十天環游地球》作的插圖
(1873-1874)
托爾斯泰耗時10年,71歲的時候完成了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復活》。在作品中,聶赫留道夫是一個為自己和本階級罪惡而懺悔的形象,他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來贖罪。這是19世紀末批判現實主義的杰作之一,它撕去了貴族資產階級俄國的一切假面具,無情地批判了俄國社會的虛偽本質。
托爾斯泰與農民及其孩子們在一起,雅斯納亞·波良納
雅斯納亞·波良納
雅斯納亞·波良納
在人生的最后幾年,托爾斯泰發誓要改變自己的貴族化生活方式,不時地參加體力勞動,自己耕地、縫鞋,為農民蓋房子、砌爐子。托爾斯泰從沒放棄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會上層與下層、地主與農奴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在哪里,農民貧困的根源何在,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列奧尼德·帕斯捷爾納克插圖
托爾斯泰與托爾斯泰婭等人前往雅斯納亞·波良納村
參加鄉村圖書館的開幕式
托爾斯泰82歲的時候,他老婆偷看了他的日記本,他急了,大吼:“我的財產給了你,作品給了你,我就剩下這個日記了,你還想怎樣…哼,我要離家出走。”就在1910年11月10日,一個寒冷的早晨,五點,托爾斯泰從自己的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秘密出走。途中,他不幸患上了肺炎,十天后,托爾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逝世,走完了自己輝煌而又孤獨的一生。
托爾斯泰墓
他的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托爾斯泰肖像》 伊凡·克拉姆斯科伊
點擊“閱讀原文”
走近熟悉而陌生的“俄羅斯”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訪問
藝術情懷 | 個性旅行 | 唯美生活
*新浪微博: artplanet藝術星球
* 投稿:hi@artvoi.com
* 商務合作:bd@artvoi.com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04/40748.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