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Web2.0時代經典營銷模型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企業營銷的關鍵在于建立對消費者強大的“感知”能力,將線上與線下充分打通,實現互動方式上的創新。

  社交媒體作為一種重要的傳播通道,沒有任何人會質疑它的商業價值。現在越來越多的商家在新浪微博上設置賬號與消費者進行互動,社交媒體對于企業的商業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社交媒體對于企業的最大的價值在于,它第一次賦予了企業一個擬人化的形象,使企業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能夠像自然人一樣與消費者進行溝通。

  在社交媒體的沖擊下,曾經在Web1.0時代被奉為營銷經典的AISAS (Attention、Interest、Search、Action、Share)模型正在發生著改變。

  “消費信息的獲得不再是一個主動搜索的過程,而是關系匹配—興趣耦合—應需而來的過程。傳播的含義甚至也在發生改變,不是廣而告之你想要告訴別人的信息,而是你在響應、點燃那些人們已經蘊含在內心、表達在口頭、體現在指尖的需要。”

  基于這種判斷,對AISAS模型中的前幾個步驟進行了修正和完善。具體來說,就是以Sense(主動感知)取代原來的Attention(吸引注意),以Connect和Communication取代了原先的Search。

  “對品牌商家來講,實時全網的感知能力變成第一要義,建立遍布全網的Sensor,及時感知需求、理解取向、發現去向、動態響應以及充分有效的 Reach變得非常重要。”,“如何在快速移動的碎片化環境中動態實時感知、發現、跟隨、響應一個個‘人’,能夠理解他們,并且與他們對話,成為提高品牌商家營銷成本效率的關鍵。”

  新浪微博誕生兩年多以來,雖然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微博上建立了賬號,但真正能夠利用它感知并與消費者實現良好互動的企業并不多見,對于很多企業來說,社交媒體不但沒有成為促進其品牌和銷售提升的渠道,反而在給自己不斷制造麻煩。

  很多企業將自己在社交網絡上的賬號交由第三方打理,雖然專業化的公司擁有不錯的運營經驗,但是這種方式的弊端是,它實際上給企業與消費者的接觸戴上了一層手套,在一些情況下無法在第一時間“感知”消費者的情緒變化,這也是屢屢有企業在社交網絡上遭遇公關危機的原因。微博的經營權最終會交還給客戶,沒有一個專業的營銷公司會比客戶自己更了解產品。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國內社交平臺上的營銷方式已經明顯呈現出一種僵化的趨勢。現在講微博營銷跟去年相比已經有了很大不同,接下來我還不知道發生什么變化。

  更多精彩:http://google.trueland.net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123/5851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