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黨章規定,按照中國共產黨規定,中共每五年舉行一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每屆中央委員在五年的任期內召開數次全體會議。

 

因為一般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是換屆選舉中央委員,大會完畢也就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所以幾屆幾中的屆是第幾屆委員的屆,而非第幾次會議。比如十七屆一中全會,并不是因為十七大才叫十七屆,而是因為十七大產生的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的全體會議才叫十七屆。

 

“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員會議,如“七屆二中全會”就是指七大的黨代表選出來的中央委員召開的第二次中央委員會議。現在通常是每一屆召開七次全會。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后立即召開一中全會,決定中央機構;年份尾數逢3逢8的2月召開二中全會,決定國家機關領導人選;逢3逢8的下半年召開三中全會;逢4逢9的下半年召開四中全會;逢5逢10的下半年召開五中全會;逢6逢1的下半年召開六中全會;下次黨代會前夕召開七中全會。

 

全會主題

中共自1921年成立以來,至今有了十八屆中央委員會。自1990年代以后,中央全會召開機制日趨固定。每屆中委一般舉行七次全會,每次全會的任務各有側重。

“一中全會”選舉新一屆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和中央軍委。

“二中全會”為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最高檢察院與最高法院的換屆做組織準備。

每屆中委最后一次全會“七中全會”為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代會)預熱。

在上述頭尾三次會議以外,其余四次全會則各有不同主題,如研究經濟、三農、黨建、行政體制改革等。

 

歷屆三中全會

1978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開啟改革開放偉大歷程。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

1984年  十二屆三中全會:改革從農村走向城市,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質、任務和方針政策,是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1988年  十三屆三中全會:為深化經濟改革進一步掃清道路 。全會通過了《關于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確定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這次會議為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掃清了道路。

1993年  十四屆三中全會:制定市場經濟基本框架,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全會制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等政策方向。

1998年  十五屆三中全會:堅持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2003年  十六屆三中全會: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政府職能。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國企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等。

2008年  十七屆三中全會:推進農村改革,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十八屆三中全會6大焦點

     熱點一:收入分配及戶籍制度改革

     熱點二:推進城鎮化

     熱點三:土地制度改革

     熱點四:財稅改革

     熱點五:打破國有企業壟斷

     熱點六:金融改革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924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