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我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群,鈣攝入量普遍偏低,因為膳食中缺少奶及奶制品。在膳食中的鈣常不能滿足人體需要時,適當補鈣是必要的。
    
    人們積極補鈣是好事,但存在著許多誤區,需要引起注意。    
    
    “活性鈣”的誤區:活性一般是指能夠發揮作用,“活性鈣”自然給人一種能夠發揮鈣作用的感覺。可倘若這樣理解這個“活性”就錯了。所謂“活性鈣”是由牡蠣殼等水生貝殼經高溫煅燒而成的混合物,多以氫氧化鈣為主,重金屬指標很高,腐蝕性強。曾有人做過實驗,小鼠灌服活性鈣可引起死亡,解剖后發現腸道充血。因此,當服用較大劑量的活性鈣時,常會引起惡心、嘔吐、胃痛等不良反應。長期服用活性鈣,會使胃的正常功能下降。與通常意義上的“活性”全無關系。其實現在這種“活性鈣”應該叫煅燒鈣,當時不知何因叫了“活性鈣”,結果對人們產生了誤導,以為這種鈣最好,事實上這種煅燒鈣的不良作用很大。
    
    每片(包)鈣制劑含鈣量越高越好的誤區:許多人以為,選擇鈣制劑應該選擇含鈣元素高的,高濃度鈣制劑一定最好。比如1片含600毫克鈣元素的鈣制劑,若人們一天需要600毫克,1次服用,既夠量又省事,其實這種吃法不科學,因為鈣制劑一般都是化合物,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鈣離子,進入小腸后被吸收。在鈣離子形成過程中,要消耗胃酸,一般離解200毫克鈣離子需要200~300毫升胃酸。一個人24小時分泌的胃酸總量為1500~2000毫升,食物進入胃后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大約是2~3小時,之后就被排空進入小腸。在這2~3小時中,胃只能離解200~300毫克鈣離子,多余的會以化合物的形式排入小腸。這部分非離子形式的鈣不能被小腸吸收而被排出體外,造成浪費不說,如此服用的人還會誤以為自己每天服的量夠了,失去對缺鈣的警惕。由此可見,每片(包)鈣制劑以含200~300毫克鈣元素為宜,每天服2~3次,即可滿足對鈣的需要。
    
    鈣、維生素D同時補的誤區:通過讀書看報,許多人不但知道要補鈣,而且知道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于是,許多人補鈣時首選鈣、維生素D合一的制劑,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鈣在腸道內的吸收確實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只要他沒有慢性腸道疾病,沒有肝腎功能障礙,其內源性的維生素D(自身產生的)和外源性的維生素D(通過食物攝入)就足夠他用的。也就是說一般人不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只有一些特殊人群才有補充維生素D的必要。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兒、長期臥床不起的患者,不能接受足夠的日光照射,體內自身產生的維生素D少;有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體內維生素D代謝異常,維生素D的量少;正處于迅速生長期的青少年,維生素D的需要量大,造成維生素D相對不足。一般人補鈣的同時,不需要補維生素D。鈣、維生素D同時補,一方面是浪費,另一方面,進入人體內的維生素D太多了,對健康也不利。
    
    只有特殊人群需要補鈣的誤區:盡管人們對補鈣的認識越來越深入,知道自己應該補鈣的人越來越多,但還是限于特殊人群,比如小兒、孕婦、哺乳期婦女、更年期婦女等等。其實,由于目前我們飲食結構上存在的不足,我國的多數人還是應該適量地補鈣(當然在補鈣之前,需要做些相關的檢查)。嬰兒補鈣可以防止佝僂病、軟骨病、毛發稀少、骨骼牙齒發育不良;青年人補鈣可以使骨密度峰值更高,維持峰值的時間更長;中老年人補鈣,可以預防骨質疏松。可見終身補鈣,受益終生。

以上就是網友分享的關于"補鈣需要注意什么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對就愛閱讀的支持!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120/9266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