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市場上流通的硬分幣(一分、二分、五分硬幣),已越來越少,幾乎停止流通。因此,收藏領域中許多人便把目光投向硬分幣,把它作為集幣的入門演習,希望從中積累一些經驗。其實,收藏硬分幣并不像初入門者想象的那么容易。硬分幣雖然值不了多少錢,但集藏者同樣需要了解背景,掌握行情,理智投資。
硬分幣的發行量,各年份不一致,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社會實際需求,決定發行數量,當輔幣流引通順暢,硬分幣生產量相對減少;輔幣短缺,生產量相應增加;有時社會上硬分幣充裕,當年就停發新硬幣。有時僅僅發行用于裝幀的少量成套硬幣,作為旅游紀念品,如1979年五分;1980年二分、五分;1981年一分、五分這五枚硬分幣就是只為配套所制,這種成套硬幣發行量不多,只有建行四十周年流通紀念幣發行量的十分之一。當時配套硬分幣的售價不高,每套只有兌換券六元,在豫園旅游品商場和造幣廠特約門市部等處有供應。時隔17年之后,再要去找這些硬分幣,卻是十分困難的,集齊者更是寥寥無幾。據說,1997年國內有一家旅行社的導游從日本錢幣商店“追”回來二三百套1979年的硬分幣,此外再也找不到前述五個品種的成批分幣了。因此,國內集幣市場上,這五種硬分幣的售價相當高,并且已出現了不法商人改刻日期制造偽品,騙售高價的現象。
除了上述五種硬分幣外。近年來也有專供配套的硬分幣發行,如由中國人民銀行裝幀的1992年一分、二分幣;1993至1996年一分、二分、五分幣,每種僅制造25萬枚。尤其是精制幣發行量更少,只有2萬套。近年來這14種硬分幣沒有以流通幣形式投入市場,故而真正成了收藏品。廣大收藏者有了經驗,其一發行就被看好,成為緊俏品。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13/53118.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