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紫紅色金屬,密度8.96克/厘米3,熔點1083.4℃。其導熱性和導電性在所有金屬中僅次于銀。銅在干燥的空氣中不易氧化,但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濕空氣中,表面易生成一層有毒的堿式碳酸銅(銅綠),這層薄膜能保護銅不再被腐蝕。
軍事專家谷火平介紹,在有色金屬中銅的產量和耗用量僅次于鋁,居第二位。在電器、輸電和電子工業中用量最大,據統計,世界上生產的銅近一半消耗在電器工業中。軍事上用銅制造各種子彈、炮彈、艦艇冷凝管和熱交換器以及各咱儀表的彈性元件等。
近日在阿里地區改則縣鐵格隆南礦區榮那礦段、拿若礦區共探明銅金屬量1349.2萬噸,且332級別金屬量占到總量的70%以上。在提交1349.2萬噸銅金屬的同時,兩個詳查項目還提交伴生金119.5噸、伴生銀3482.7噸。截至目前,勘查工作證實,榮那、拿若兩項目的礦體均未圈閉,鉆探工程雖鉆遇800多米厚的銅礦,但并未穿透礦體,礦體向深部的邊界也未確定。這表明,多龍礦集區還有進一步擴大資源量的巨大空間。
此外,在多不雜、波龍兩個礦區此前已經探獲銅金屬量700多萬噸,整個礦集區銅金屬量已超過2000萬噸。有關資料顯示,此前全球銅資源儲量超過2000萬噸的世界級超級銅礦共24個。榮那、拿若兩礦區完成儲量評審,意味著多龍礦集區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級”超級銅礦礦集區,在世界級超級銅礦排名榜中列第25位。多龍礦集區找礦突破的實現證明中國不僅有世界級大礦,而且有世界級超級大礦。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29/7933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