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與李秀文相濡以沫的故事
葉挺與李秀文二人是夫妻,葉挺是中國抗戰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一生對中華民族貢獻卓越。葉挺李秀人二人結識很早,在李秀文還是中學生的時候二人就認識了,并于1925年結婚。
葉挺和李秀文
李秀文是澳門的一個士紳家庭的女兒,家庭很富裕。李秀文還是中學生的時候,葉挺已經在孫中山大總統警衛團的第二營擔任營長了,李秀文就讀于執信女子中學,這個中學很是有名,因為是孫中山在1921年為紀念朱執信先生人親手創辦的具有紀念意義和示范意義的學校,當時的李秀文是該學校的“校花”,可見,李秀文還是很漂亮的。
因為李秀文的爸爸李少村和在孫中山大元帥府上任職的憲兵部隊的司令李章達是好朋友,而葉挺又是李章達的好朋友,所以李章達成了葉挺和李秀文的月老,為二人牽針引線,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后,二人感情日漸深厚。
1924年孫中山與共產黨合作,葉挺被派遣去蘇聯學習,但是當時也挺和李秀文又正在熱戀的階段,于是葉挺在去蘇聯前便向李秀文求婚了,李秀文雖然心里滿是歡喜,但還是矜持地跟葉挺說,自己要回家問問老爸老媽,劉秀文的父親認為婚姻要作為鼓舞彼此前進的動力,說白了就是劉秀文的父親想等到葉挺做到團長的時候再風風光光的嫁女兒。
葉挺與李秀文二人都接受了,并立下約定。1925年葉挺回國后,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獨立團的團長,所以不久后二人就甜蜜地在肇慶閱江樓成親了。
解放軍名將葉挺賀龍有什么關系
葉挺賀龍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賀龍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元帥。葉挺是新四軍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其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戰爭中被稱為是“鐵軍”,葉挺本來參與并指揮了南昌起義,擔任的是前敵的總指揮。
賀龍元帥
賀龍原名賀文常,湖南桑植人,家境很貧寒,受到辛亥革命的影響,于1914年賀龍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家鄉附近的地區一直從事反封建的武裝斗爭,三次被捕入獄,但是都沒有改變他的決心。1916年賀龍僅僅憑借兩把菜刀就去鬧革命,關鍵還成功地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自己組織了一個農民革命武裝隊伍,并且逐漸壯大,在討伐國和護法的戰爭中建立許多戰功。
1926年的賀龍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的師長,在北伐軍中是有名的左派,1927年又榮升第二十軍的軍長,在北伐戰爭中,賀龍的信仰發生了轉變,由三民主義轉為共產主義。1927年的時候,賀龍率領部下和葉挺等人參加、領導了南昌起義,在部隊南下的過程中,賀龍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南昌起義后,賀龍奉命前往湘鄂西領導發動了湘西起義,并與周逸群等人創建了紅二軍團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隨后一直為紅軍的建設作下突出貢獻,在1936年賀龍被任命為紅二方面軍的總指揮,與朱德、劉伯承等人同張國燾的陰謀做斗爭,促進了紅軍三大主力的成功會師。
抗日戰爭勝利后,賀龍對中共中央也做出不凡的貢獻,在文化大革命中,雖然賀龍遭到林彪等人的殘害,但是賀龍一直矢志不渝地堅持黨的原則,1969年6月9日,賀龍被迫害致死。賀龍死后,毛澤東說“我看賀龍搞錯了,我要負責”。
大將葉挺廖承志的關系如何
葉挺廖承志二人不僅都是廣東人,還都是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家,也是黨和國家的杰出領導人。葉挺是新四軍的重要領導人,同時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對黨和中央作出巨大的貢獻,曾拒絕蔣介石的誘惑寫下著名的《囚歌》明志,在1946年遭遇空難去世。
世界和平理事廖承志
廖承志1908年生于日本東京的大久保,因為其父母想讓他繼承父輩們的志向,所以給他取名承志。廖承志青年時期跟隨他的父母在廣州、上海、日本三地之間為革命事業奔波。并在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隨后參加不少工人罷工的示威活動。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后,廖承志就脫離國民黨而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高等學院學習去了。并在同一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在東京組織的社會科研活動。隨后多年在國外學習并參加共產黨組織的活動、會議等。
1934年廖承志因為反對張國燾而被關押,還被開除了黨籍,兩年后被周恩來同志糾結并為他恢復黨籍。
抗日戰爭時期,廖承志曾擔任八路軍香港辦事處的負責人,并積極建立廣東人民武裝斗爭,開展敵后游擊戰爭。1941年皖南事變后,廖承志負責創辦和領導香港的《華商報》。為抗日戰爭作下不可磨滅的貢獻。抗日戰爭勝利后,在黨中央擔任要職,新中國成立后廖承志致力于世界和平事業,1953年被評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的理事,反對侵略勢力,維護世界和平,稱為世上著名的國際和平戰士。
1983年6月6日被提名國家副主席的候選人,但是卻在4天后因病在北京去世。葉挺廖承志二人都是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英雄。
將軍葉挺的女兒是誰
葉挺與其夫人李秀文自結婚后,兩人相互鼓勵對方,忠于愛國事業與民主主義。在革命奮斗期間一共生育了9個子女,其中7個兒子和2個女兒,只可惜長女葉揚眉在那次1946年“四八空難”中一起逝世,次女葉劍眉也于1993年因病逝世。
葉挺長女葉揚眉與周恩來合影
葉揚眉,葉挺的長女,在家中排行老五,同時也是周恩來的干女兒。眾所周知,葉挺與周恩來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兩人幾乎同時去往蘇聯,后又相繼回國,巧合的是兩人幾乎同時結婚,于是周恩來就做了葉挺的證婚人。在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后,葉挺護送病重的周恩來逃往香港。后來在葉挺去往蘇聯,被人無端圍攻,周恩來還托人轉來資助。在這些事情都經歷過過后,兩人的關系變得更加的親近,1941年皖南事變中葉挺被囚禁扣押,周恩來動用了很多的關系將其妻子兒女秘密送到延安,為了好好照顧她們,周恩來還將葉挺女兒葉揚眉認作干女兒。
1946年1月,周恩來從延安飛往重慶,除了工作人員,同行的還有葉揚眉。在這架飛機上發生了一件關于降落傘包的故事,飛機遇到強氣流,大家將行李往下扔,都做好跳傘的準備。這時傳來一陣小女孩的哭聲,原來是葉挺女兒葉揚眉的座位上沒有降落傘包,著急地哭了。周恩來馬上將自己的傘包給小揚眉背上,說到“不要哭,要向你爸爸那樣堅強勇敢”。沒過多久,飛機平穩地沖出寒流,繼續前行。因為這樣,葉挺女兒葉揚眉與周恩來關系也更加親近了。直到1946年4月8日,葉挺與妻子李秀文、長女葉揚眉、小兒子阿九以及其他同機人員共17人一起在此次空難中逝世。去世的時候,葉挺女兒葉揚眉才11歲。
葉劍眉,葉挺小女兒,是著名外科學和針灸學專家魯之俊的大兒媳,葉劍眉于1993年因病去世。
關于葉挺將軍電視劇的內容簡介
想必大家對葉挺都不陌生,葉挺,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最后逝世于空難,令人痛心惋惜。王冀邢導演為還原這樣一個民族英雄形象,特意拍了一部以葉挺為原型的《葉挺將軍》電視劇。
《葉挺將軍》電視劇劇照
這部電視劇主要講了1922年到1946年葉挺所經歷的一些的故事,向大家展示了高風亮節的葉挺將軍。由高發飾演葉挺,不僅從形象上還是氣質上,都希望盡可能還原最真實的葉挺。1923年,葉挺結識了他的妻子李秀文,在這段時期里,葉挺深受共產主義的影響,漸漸地萌生了想要去蘇聯留學的想法。1924年,葉挺順利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葉挺對共產主義愈發的向往,于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葉挺學成回國,任第四軍獨立團團長,1926年北伐戰爭拉開序幕,葉挺主動請戰,攻克汀泗橋。第二年,蔣介石和汪精衛政府公開叛變革命,就此,中央政治局決定發動南昌起義,只是后期結果失敗告終。1928年1月,葉挺受到處分,之后便在德國柏林隱姓埋名,在此期間,葉挺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革命意志。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葉挺在國外已經待不下去了,時時刻刻關注中國的動態,這樣一位愛國之士決定返回祖國。1937年,葉挺輾轉來到延安,之后葉挺被敵方扣押,在囚室中寫下了《囚歌》,氣勢恢宏。1946年,葉挺恢復自由,乘坐飛機回延安的途中遭遇空難,不幸逝世。
就這樣,《葉挺將軍》電視劇尊重史實,將真實的葉挺將軍展現給大眾,一起緬懷葉挺將軍。
葉挺的軍事才能真的非常厲害嗎
中國抗戰時期的杰出軍事家葉挺生于1896年,原名是葉為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并且是新四軍的組建折和首位團長,也是位杰出的軍事家。很多人會問葉挺厲害嗎?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葉挺當然是厲害的。
北伐名將葉挺
葉挺在1911年春天即他十五歲的時候,考進惠州的府立中等蠶業學校,因為那一年孫中山等人在廣州發起的花崗起義失敗,葉挺等思想進步的學生因為剪掉了大辮子而被逮到監獄了,這在當時又有幾人能像葉挺一樣這樣大膽和堅持真理。
1922年葉挺在總統府擔任警衛團的第二營的營長,并成功掩護孫中山等人撤退,立下汗馬功勞。且在掩護孫中山撤退之前,葉挺多次參與和粵軍的戰役,保衛孫中山從廣州脫險,功勞累累。1924年葉挺又被派遣到蘇聯學習,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國后就肩負起組建新四軍的重任,并擔任首任團長,葉挺率領的獨立團參加北伐戰爭,在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屢屢建功,其部隊的將士英勇無比,當時被譽為是“鐵軍”,后來被稱為“葉挺獨立團”,可見其卓越的軍事領導能力和作戰能力。這也是對葉挺厲害嗎這一問題最有力的回答。
1926年底葉挺繼續率領第四軍團和軍閥孫傳芳作戰,成功擊退叛軍,使得鐵路順利通車,解除了武漢的危機,葉挺功不可沒。
葉挺隨后還參與并領導了多起戰役和起義,如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等等,葉挺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為新中國的建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被中央定賜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031/2968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