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歡迎您關注我們,為您帶來新視角新體驗。

各位朋友好!這段時間和大家聊了許多有關清朝的人和事,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位知名度不算太高的人。他學識淵博,在易學、軍事、洋務、中醫等領域均有造詣,又眼光獨到,深受曾國藩的器重和信任,他就是趙烈文。

▲趙烈文舊照

趙烈文,字惠甫,生于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是江蘇常州人。他幼年時就頗有思想見地,并因才氣出眾而聞名鄉里。到了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趙烈文在好友周騰虎的推薦之下來到南昌,前往曾國藩的府邸出任幕僚一職。

▲太平軍服飾

這時候的曾國藩正因太平軍而發愁,對這個頗有個性的年輕書生自然沒什么興趣,就吩咐下屬帶他去樟樹鎮參觀湘軍的水陸兵營,既能讓他熟悉工作環境,還可以挫挫他的傲氣。本來以為他會被軍營里的氣氛給鎮住,卻沒想到他一回府就給曾國藩挑出了一大堆毛病,還說樟樹鎮的駐軍日后必定慘敗。

▲曾國藩畫像

曾國藩最討厭那種自視甚高又只會空談的書生,而趙烈文在曾國藩的眼中正是此類。于是趙烈文在曾國藩處受到了冷遇與反感,正好此時他的老母患病,便主動向曾國藩辭行,后者假惺惺地挽留了下,也就作罷。結果在趙烈文還沒正式出門的時候,傳來了樟樹鎮湘軍大敗的消息,這讓曾國藩感到非常震驚。

▲清代湘軍舊照

回想起數日前的談話,曾國藩終于明白了趙烈文的見識不凡,立馬派人去挽留趙烈文,要其務必留下擔任自己的幕僚。隨著時間的推移,曾國藩越來越發覺趙烈文在軍事方面頗有見地,對其愈發推心置腹,最后發展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

在那個時期,基本沒有人思考過大清的旗幟還能飄揚多久,但對歷朝興衰研究頗深的曾國藩卻察覺到了一些危機,不過他認為通過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能夠挽大廈于將傾。但小趙顯然不這么看,他在自己的《能靜居日記》中詳細記載了其與曾國藩的一次密談,其內容堪稱驚世駭俗。

▲曾國藩雕像

在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的六月廿日,擔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憂心忡忡,向趙烈文反映說京師一帶日趨混亂動蕩并尋求對策。趙烈文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后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呢?在趙烈文看來,天下一統已經很久了,必然會逐漸分裂。不過由于皇帝和太后很有權威,加上受國外的沖擊不大、高層也沒完全垮掉,因此現在還是安全的。憑借他的揣度,日后必將是朝廷垮臺、各地割據,這樣的局面不到50年就會上演。

▲慈禧太后油畫像

曾國藩聽完后眉頭皺得更嚴重了,冷汗也嚇得直冒,沉悶了半天才說是否應當朝廷南遷。趙烈文認為清王朝無法像東晉、南宋那樣偏安一隅,必會徹底滅亡。曾國藩反駁說大清的君德比較正,或許不至于此。膽識過人的趙烈文斷然否定了清朝的道德合法性,認為其立國太過容易、誅戮又太過嚴重,違背了天道,即使后來的皇帝都是有德之君,也無法抵消開國時的無道。

▲隆裕太后、宣統皇帝退位劇照

趙烈文的話可謂是鞭辟入里,他從清朝立國的偶然性、殘暴性出發而否定了其統治的合法性,令曾國藩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這一夜再也沒說一句話。氣數已盡的清王朝最終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離這次談話僅有44年,而趙烈文所預言的各地割據局面也接踵而至,令人唏噓不已。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130/9670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