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年是世界熬夜之王RandyGardner完成壯舉的第52周年。1964年的那個圣誕假期里,17歲的高中生Gardner堅持了264.4小時(11天24分鐘)沒
今年是世界熬夜之王Randy Gardner完成壯舉的第52周年。1964年的那個圣誕假期里,17歲的高中生Gardner堅持了264.4小時(11天24分鐘)沒有睡覺,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從此走上神壇。其后紛爭的歲月里,雖然江湖上又傳出266.5小時甚至453.7小時沒睡覺的壯舉,但Gardner的王座依然牢不可破,因為吉尼斯世界紀錄擔心有人不知死活地盲目挑戰,已經停止更新這項紀錄……所以11天是有正式科學紀錄的、人類不睡覺的最長時間。
更神奇的是,結束實驗以后,大家紛紛猜測Gardner可能要連續睡幾天來補覺,Gardner卻在當天晚上只睡了14小時40分鐘,直到晚上20:40一直保持清醒。繼續入睡10個半小時后,原地滿血復活。監測一直持續了10周,各項測試結果都顯示,Gardner的身體沒有一點點問題。由此監測停止,江湖上只留下Gardner的傳說。
你可能會想,這有什么好牛逼的,哥也曾網吧持續工作3、4天不睡覺,給哥吃點東西,喝喝咖啡,打打游戲看個片什么的,再堅持幾天說不定也可以。那么,再看看這個報道:
26歲男子連續11天熬夜看歐洲杯后死亡
2012年歐洲杯6月9日開始后,長沙球迷蔣小山每天熬夜看球,一場不落。6月19日凌晨,蔣小山看完意大利隊對愛爾蘭隊的比賽后便睡覺,但從此一覺不醒,在夢中死去,年僅26歲。醫生建議年輕人要珍惜生命,熬夜看球一定要適可而止。
“男人看球,怎能少得了啤酒。”本屆歐洲杯,蔣小山和朋友們相約去酒吧看球,一邊看球一邊喝啤酒。而這其中,蔣小山尤為瘋狂,“我們偶爾休息一下,他每天都看,一場不落,最喜歡英格蘭和法國。”朋友說。
同樣是11天,卻是完全不同的結局。
這兩個熬夜的人,是比較極端的案例,容易帶給人錯覺。第一個錯覺是,熬夜也沒太大關系,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影響,只要周末或者項目結束,好好補補覺就恢復了。第二個錯覺是,熬夜危害太大了,不小心一下就死了哦。
其實,這些都無法徹底地描述熬夜的后果。睡眠占據了我們生命1/3的時間,我們花在任何一件事上的時間都不可能超過睡覺的時間。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睡眠一定是有某些重要的意義,可能是讓我們保持頭腦清醒的方法,甚至也可能是讓我們保住生命的重要措施。
我們是因為睡覺太舒服了,才選擇去睡覺的嗎?顯然不是。睡眠有點潤物細無聲的、很和諧的感覺,自然而然地來到,通常我們無法拒絕它,乖乖上床睡覺,再帶著充沛的精力醒來。即使偶爾用喝咖啡等方式來拒絕,隨后再補上也就好了,對身體沒太大影響。從來沒有一個人僅僅因為缺覺而死的,那個長沙球迷的死亡與他看球過程中的抽煙喝酒有很大關系。所以熬夜不是一定會死,熬夜死亡的多數是很多因素在共同起作用,熬夜只是其中一個誘因。
而隱藏在這種和諧相處的表面下的,是打破規律后無窮無盡的報復。長期熬夜就是這種試圖打破規律、逆天而行的重要手段。
除了本身有睡眠障礙的情況,我們可以把主動長期熬夜分為兩種:
第一種,每天睡足7-8小時,睡眠時間并不減少,只是晚睡晚起。這種情況在22:00–6:00 睡覺真的比 2:00–10:00 更有利健康嗎?這個問題里說過,在此不贅述。概括一下,就是晚睡者更容易沾染不良生活習慣(不健康飲食和煙酒過度),更容易抑郁,并且帶來風險,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風險到底是什么。
第二種,長期熬夜,且睡眠時間不足。這種長期熬夜帶來的后果,是絕對有害而且嚴重的,借用維基百科的一幅圖概括一下:
幾個最主要的方面有:
1. 直接對身體健康的危害:
肥胖
肥胖睡眠越少,BMI越高。例如一項跟蹤500人13年的調查顯示,每天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BMI較高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7.5倍。
糖尿病風險增加
中老年人中,睡6小時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每天睡7-8小時的1.7倍,睡5小時以下則升高到2.5倍。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對沒有冠心病的中年人進行10年監測,發現每天睡眠5個小時以下,10年內發生冠心病的風險高了45%。
各種疾病的死亡率增加
對已患有各種可能致死疾病的人來說,減少睡眠時間,增加死亡率。
神經方面
睡眠減少會降低注意與警覺性,并在此基礎上降低整體的認知功能,比如影響情緒系統,造成抑郁和焦慮情緒;同樣也會造成學習和記憶能力的下降[8]。
2. 間接危害
長期熬夜的人不只是身體健康狀況受影響,有時候也會影響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現,帶來的后果可能更嚴重。
疲勞駕駛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統計資料顯示,約1/5的車禍與疲勞駕駛有關,每天有超過8萬人在開車時打瞌睡,每年有25萬起車禍與睡眠有關。如上所述,睡眠減少會降低注意與警覺性,但與一夜沒睡的人比較,那些并非整夜不睡,只是長期睡眠較少的人更容易發生事故。一夜沒睡的人反而會想到盡量不要開車,即使開車時也要想辦法打起精神來。而長期睡眠少的人卻往往缺乏這種意識,過高估計自己的警覺性,事實上在危險來臨之際,他們的警覺性已經不足以應付了[10]。
某些專業領域
很多專業技能也需要充足的睡眠來提供保證。例如200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天睡4小時以下的住院醫師,犯的錯誤是睡7小時醫師的2倍[11]。
所以長期熬夜這種事情,既有對身體的慢性傷害,也有因為容易犯錯導致的瞬間悲劇,還是能免則免吧。
最后,照例是一些常見問題FAQ:
1. 每天睡多長時間最好?
沒有一個完美的數字,每個人的個性都是與眾不同的,睡眠時間也是一樣。每個人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都可能不一樣,比如前一天晚睡了,第二天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彌補回來。一般來說,如果早上醒來后很累,白天瞌睡或者要花很長的時間午睡,那說明睡眠不足。如果要確定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最好是在放假的時候,不要玩的太瘋,也不要刻意規定睡覺和起床時間,這樣幾天就能知道自己大概需要多長時間睡眠了。
2. 睡少了或者睡多了好不好?
都不好。除非是天生對睡眠需求很低或很高的人,其他絕大部分人,睡眠的好處跟時間的關系都近似于倒著的U形曲線,中庸最好,過短或過長有風險。以上所說的長期熬夜對身體健康的直接影響,多數都呈U形曲線,也就是說,睡眠時間太短或太長,都會帶來肥胖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風險增加等等。
3. 如果因為工作原因,實在長期睡不滿7個小時,怎么辦?
如果是要保持工作狀態,含咖啡因的食物必不可少,它們的作用不只是讓我們不打瞌睡那么簡單,而且是有助于保持認知功能,提高警覺性,減少工作和生活中犯錯的幾率。
如果要恢復身體狀態,一個晚上是不夠的,幾個月的熬夜可能要好幾周的長時間睡眠才能恢復。可能一開始每天要睡10個小時,但慢慢就會恢復正常睡眠時間。在此期間,盡量不要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看文倉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61229/7959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