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確權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所謂土地確權,簡單來說就是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就是由登記機構依法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歸屬和其他法定事項記載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薄,然后向農民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行為。
農村土地所有權、農地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是目前中央推行的農村土地確權的主要內容。
土地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的"命根子",一經確權,農民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利人,有利于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接下來不管是征地還是土地流轉,農民手上的土地都將有法律保護。
二、土地確權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并且要求全國所有省市縣在5年時間內,也就是到2018年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任務。
三、土地確權的錢從哪里來?
全國960萬平方公里,基本都要人工扛著測繪儀器走一遍,甚至還需要上房頂、翻墻頭(宅基地確權時,飛檐走壁,還有測繪人員因此丟了性命),這得多大工作量,得需要多少錢。這筆費用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中央一般是一畝補10-15塊)。當然,很多地方資金緊張,也延緩了確權進度。按照平均的情況,一個縣的農村土地確權費用在1000萬以上。以2016年全國率先完成土地確權的山東省來說,平均每個縣的確權費用達到1800多萬。
四、土地確權需要農民交錢嗎?
的確,很多地方在確權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有向農民收費的想法,比如發一個證書,收個10塊錢啥的,也有地方向農民收過這個錢,但這是不合理的。中央已經明文規定,不允許以各種借口就農村土地確權跟農民收費,因為這筆費用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撥款完成的,不該向農民收取。
五、與土地確權相關的政府部門有哪些?如何分工?
各縣參與農村土地確權的有8個對口部門:
1、黨委、政府辦公室(廳)負責各縣土地確權工作總體協調;
2、黨委農工辦負責政策研究和工作督查;
3、農業(經管)部門負責宣傳培訓、業務指導,抓好方案的組織實施和工作考核;
4、財政部門負責統籌安排經費;
5、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提供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和經省級驗收合格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成果,指導處理有關權屬的矛盾糾紛;
6、政府法制部門負責提供有關法律、法規服務;
7、檔案部門負責指導做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資料的歸檔和管理;
8、金融部門負責農村金融項目創新,探索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辦法。
農民朋友如果對當地土地確權有問題,可以咨詢上面對應的部門,至少知道找誰去問。
六、土地確權隊伍一共需要進村幾輪?
分3種情況:
中央下達任務后,各省分頭執行,省里分到地區、地區又分到縣,由各縣作為最小的確權政府單元開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每個縣市要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統一招標。由于每個縣的招標方案不同,有的縣是分一個包標招,所有權、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在一起,一個測繪單位完成,這樣只要進村一輪就搞定了;也有的是分兩個包,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分開,這種情況下,確權隊伍就需要進村兩輪;還有的縣市是分三輪招標,所有權、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各不同的單位測繪,這樣就需要進村三輪。
七、土地確權的流程是怎樣的?哪些需要農民配合?
盡管不同的地方步驟略有區別,但土地確權的一般流程如下:
1、入戶調查
2、影像圖獲取、工作底圖制作及打印
3、地塊指認
4、一輪公示
5、基礎數據錄入、內業摳圖
6、數據匹配、導入系統、二輪公示圖制作
7、二輪公示
8、修改錯誤數據、提單打證
9、頒發證書
其中,需要農民配合的工作有下面這些:
1、確認自己的地塊;
2、在確權登記資料中簽字并按手印確認自己的地塊;
3、配合鄉(鎮)、村(組)提供相關資料、信息;
4、在承包地確認無誤后,應與村小組簽訂承包合同書;
5、提出登記申請;
6、其他需要配合的事項。
八、土地確權是不是每家每戶都必須做?
國家統一要求是每家每戶都要做,但是在實際的工作流程中,又是要先申請(就是你必須先提出要求給我確權),然后再進行接下來的確權工作。也就是說,在實際工作中,是做不到每年每戶都完成的(很多人外出務工,身份證之類都不在老家等等),因此中央要求確權完成率可以有5%左右的偏差。就是100家完成95家,數量上就算合格,符合驗收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農民兄弟沒有特殊情況,務必一定要抓住這次確權機會,在本輪中把確權的事兒做了,否則錯過了這次,以后想再補就難了。
九、沒有新版土地確權證書對農民有什么影響?
新版的農村土地產權證書將會替代老的承包經營權證書和宅基地證書(老證書失效),如果沒有新版證書,將會對農民產生5方面的嚴重影響!
1、土地難以流轉收租金
隨著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的成立,以后農村土地流轉都需要在該中心進行發布、備案和換證,而新版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農民合法占有該土地的唯一依據。這個證書將意味著沒有人敢承租你的土地,因為得不到保障。所以如果到時你七十歲已經種不了地了,可能會面臨土地流轉不出去、基本生活沒有著落的情況。
2、土地有糾紛不能維權
在農村,大家有了糾紛大部分還是找機構來協調解決,真正起訴到法院的情況其實是很少的。而糾紛協調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新版的土地確權證書,也就是農民的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沒有這個證書你將找不到強有力的支持你正常占有該土地的依據,也就是說缺少這個證書將極有可能導致你的土地糾紛維權失敗。
3、農地補貼政策從此與你無關
農業要發展,不論是現階段還是著眼未來,農業補貼自然是不能少的,而且力度還會持續加大,比如這次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累計發放玉米種植補貼390億。而土地確權完成后,農村土地補貼的發放依據也是這個證書,沒有這個證書將意味著你拿不到農業的相關補貼。本來農產品價格就很低,為什么有補貼不去要呢?
4、征地補償沒你的份兒
城市周邊的土地拆遷是農民盼望的機會,很多農民都借助土地拆遷獲得了相應的財富。無論是拆遷還是政府征用土地,這個證書將是證明你合法占有該土地的唯一依據,沒有這個證書意味著你只能拿到很少的補貼,要么征地補貼就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補貼歸集體所有了)。
5、抵押擔保銀行不認
如果你在農村想做些事情,不管是開個超市,還是做個農產品加工企業,或是你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需要錢的時候,如果你有這個證書,就可以不用開口跟鄰居借錢了。直接把宅基地使用權證書或者耕地的承包經營權證書拿到銀行去抵押,就可以換出錢來。但是如果你沒有這個證書,銀行就沒有辦法把錢貸給你。
十、土地確權后農業補貼怎么發?
有很多農民不知道在土地確權后,國家的農業補貼是怎么發放的,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下。
去年,財政部、農業部同時啟動了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試點,將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一項。具體的做法就是: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那么,這個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怎么發到種糧者手中呢?
據了解,中央財政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按照耕地面積、糧食產量、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等因素測算切塊到省,再由各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確定補貼對象、補貼方式和補貼標準。財政部、農業部要求各地力爭于6月30日前將兌現到農民手中的補貼資金發放到位。其中,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將以“一卡通”方式直接兌現到農戶。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22/7578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