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煙票上的歷史
□ 曲振明 |
日期: 2009年01月02日 來源: 東方煙草報 |
1962年重慶市煙票 1965年福州市煙票 1965年上海市煙票 由于喜歡煙草歷史,筆者收藏了幾百張購煙票。 天津憑票證供應卷煙開始得很早。筆者收藏有一張1951年天津東郊區新立村供銷合作社的購貨證,其定量供應的商品就包括紙煙和旱煙。1958年,上海、黑龍江、浙江等地也開始實行卷煙憑票供應;1960年全國開始實行,卷煙進入“憑票定量供應”時代。由于是區域性的供應,因此卷煙票證五花八門。 卷煙票證供應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按月發放,另一種是按號發放。有的地方還按卷煙的價值標明甲級煙、乙級煙、丙級煙等,分別注明供應數量。煙票供應的對象也很廣,通常為當地居民,還有華僑、軍人、老紅軍等。此外,當時卷煙還作為抗震救災物資、黨代會和婦代會的特殊供應、對火車和輪船旅客的供應,以及對保密工程工地的供應等等。同時,對農民交售農副產品的獎勵煙票也有很多。不同時期的煙票見證了不同時期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的煙票上多繪有卷煙的圖樣;“文革”期間的煙票上多標有毛主席語錄;改革開放后的煙票上多繪有宮燈、彩球等。 1965年5月4日,國家商業部在發給各地國家商業部門的電報《關于甲乙級卷煙供應辦法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甲級煙原則上仍實行定量供應,“中華”、“雙喜”、“牡丹”等名牌產品產量很少,不得敞開供應,其他品種在保證定量供應并有余時,如何銷售由省、市自定;乙級煙部分質量較好、銷售面較廣的產品,如“前門”、“美麗”、“紅金”、“飛馬”、“恒大”、“三門峽”、“大生產”、“大重九”、“布谷”、精“海河”等10個牌號,由糖煙酒總公司統一掌握,繼續實行定量供應和高價銷售,如需改變應報上級批準,其他品種凡能高價的應繼續高價,不能高價的可敞開供應,具體由各省、市、區根據具體情況自定。 不久后,高價煙取消,憑票供應的范圍越來越小。1966年10月19日,國家商業部發出《關于取消高價卷煙和‘甲、乙級證’定量供應征求意見的函》,明確提出,取消“甲、乙級證”的定量供應,但仍適當照顧宴會和部隊的需要。之后,卷煙工業迅猛發展,1988年,有的地區對甲級煙、乙級煙取消了憑票供應。到了1991年,全國基本上對卷煙實現了敞開供應。 老煙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寫照。作家葉永烈曾說,年青一代領略品種繁多的老票證,將從中知道共和國走過的崎嶇道路;年長一代看了老票證,撫今憶昔,將會無限感慨,明白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那歷史性大轉折的深刻內涵。 |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13/5308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