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關于《紅樓夢》文章,我多次談過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年代問題,強調此本抄成時間很晚,今天從兩條批語出發,再補充這個認識。
    
         首先我們看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在語段“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附近的一條卷額批語【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常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是書何,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淚筆
       按照胡適定義“乾隆甲戌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那甲戌就是1754年,則“甲午”要么早甲戌40年的1714年,要么遲甲戌20年(1774年)。這樣的話,如果是1714年,曹雪芹還是液體,直接排除,也就只能是1774年了。然而這個本子被胡適定義為“乾隆甲戌抄本”并得到了主流紅學的廣泛認可,這離譜了,那么這個本子無論如何,也必須在1774年之后才能抄成,否則,這“甲午八月”的批語上帝也寫不到書本里去!因為甲戌年不可能知道20年后八月事吧。此處可證,無論如何,這個本子抄成的時間甚至包括底本,最早是1774年的事情了,而1774年之前,己卯本、庚辰本等多個本子都在流傳了,紅學磚家們可能做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再看一條批語,甲戌本第26回“蜂腰橋設言傳心事瀟湘館春因發幽情”:【這兩句話不覺感動了佳蕙的心腸,由不得眼睛紅了,又不好意思好端端的哭,只得勉強笑道:“你這話說的卻是。昨兒寶玉還說,明兒怎么樣收拾房子,怎么樣做衣裳,倒象有幾百年的熬煎。”】

再談《紅樓夢》“甲戌本”問題

       這個語段附近有個眉批【“岳神廟”紅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關于嶽神廟的批語,其實跟上一條批語相似,不獨甲戌本存在,庚辰本也有!請看下圖庚辰本書影:

   
        這里是有著明確時間“丁亥夏”,如果按照主流紅學認定的甲戌是1754年,那么對應的丁亥就是1767年,從批語變化推演可知,批語是在不斷刪除的過程,而甲戌本與庚辰本這條批語是經過演變的,也就是甲戌本的批語是經過刪除后留下,換句話說,甲戌本是經過1767年這條批語經過刪除演變而來,如此變化過程,還要說什么呢?只能說,甲戌本抄成的時間太晚了!
    
        所以那些把甲戌本作為最早抄本的愚蠢思想,如果不能扭轉,依然還會跟主流紅學糊弄下去,永遠看不到《石頭記》思想的內涵!
     
        《石頭記》的前身是《風月寶鑒》,是明末清初文豪吳偉業的作品,小說以奇妙的人格化幾個重要的事物,把明末清初的歷史事件,敷衍在作品中,罵清悼明,痛斥流寇亡國的血淚歷史。把象征皇權的玉璽人格化幻化為賈寶玉,以互相爭斗的兩個對立群體滿清和南明,幻化為薛寶釵和林黛玉,妙玉則是那些屈辱歸順滿清的文人抽象而來,以她失操而喻他們的失節,史湘云則是史書的幻化,所謂“歷史像過眼煙云”。這樣,圍繞政權的爭奪的歷史,敷衍出以圍繞賈寶玉為圓心寶黛妙湘情感牽連,正面看,是一部愛情小說,背后卻影藏這很多重大歷史事件。
   
         紅學錯誤的引領,使得國人從孩童時代就發生極大的錯覺,要扭轉這個重大錯誤,由于吳本橫空出世,也許時日不遠,但各種細節,尤其是已知前八十回的內容,首先要認真認識起來。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06/11147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