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前段時間Apple Pay上線,廣發銀行、建設銀行等19家國內銀行宣布與蘋果支付(ApplePay)的合作,這意味著蘋果公司的移動支付服務終于在中國落地,中國消費者也能通過蘋果手機、蘋果手表等智能終端體驗ApplePay的支付方式。 在一些銀行的官方微博上,有關迎接ApplePay的宣傳早已陸續上線,為何中國銀行面對這個“舶來客”如此歡迎?支付寶、微信等掃碼支付方式不是已經相當普及了嗎?一切還要從ApplePay的支付方式說起。國內銀行為什么夾道歡迎Apple Pay?支付寶、微信等掃碼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

  據新華網報道,ApplePay最早于2014年10月率先在美國上線,去年7月登陸英國,11月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推出,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五個、亞洲第一個上線該服務的國家。

  不過,與之前國內消費者已經熟悉的支付寶錢包、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常用的“掃碼方式”不同,ApplePay采用的是近場支付技術。當用戶需要進行支付操作時,需把手機靠近帶有近場支付技術標志或ApplePay標志的POS機,并使用蘋果智能終端自帶的指紋認證功能,才可以完成支付。

  換言之,消費者使用Apple Pay需要三個前提,一是擁有iPhone6以上型號的手機/智能手表,二是綁定合作銀行的信用卡或儲蓄卡,三是靠近非接觸式支付的POS機。

  業內人士指ApplePay比支付寶微信更安全

  新華網援引IT技術專家陸蓓指出,從技術手段看,ApplePay可能比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更安全。當用戶通過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發起掃碼支付申請時,如果不是使用賬戶余額消費,而是選擇與第三方支付平臺關聯的銀行卡,那么平臺就會通知銀行扣款,銀行再反饋扣款成功消息給平臺,最終平臺告訴用戶和商戶付款成功。在這過程中,仍有用戶賬戶信息泄露的風險。

  而ApplePay使用的是叫做“Tokenization”的技術,將銀行卡信息轉化成一個字符串(Token)存在手機、手表等智能終端中。當用戶發起支付申請時,智能終端通過該Token生成一個隨機Token和一組動態安全碼發給銀行,銀行再通過Token服務將其還原成銀行卡從而 回傳授權完成支付。換句話說,加密的Token不僅不讓商家獲得用戶的銀行卡信息,就連蘋果公司也得不到這些信息,而使用過程中的用戶身份認證,又是安全性更高的指紋,所以ApplePay的安全性要比目前常見的移動支付高一些。

  此外,ApplePay采用的近場技術,不需要移動網絡支持,只要相關POS機同樣具有近場支付技術,就能完成交易。

  ApplePay打開中國市場的難點

  雖然ApplePay有其支付優勢,但因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在國內不僅擁有大量個人用戶,在商戶端的普及率也相當高。ApplePay要想改變用戶使用習慣,并不容易。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助理總經理董俊峰日前在《ApplePay進入中國意味著什么》一文中提及,ApplePay在中國的推廣,除了要遵循中國移動支付監管技術標準和數據安全保護規制以外,還要面臨收單、發卡和消費者三個關鍵問題。

  首先,遇到的是商業模式的碰撞。在美國,ApplePay向發卡行收取支付服務的手續費,而在中國沒有這樣的商業模式。經過近兩年拉鋸式談判,據說某些妥協安排暫時安慰了發卡行。

  其次,在收單商戶一端,銀聯標準的POS機目前完成非接觸式改造的比例,目前應該不超過60%。況且不一定所有商戶(大型超市、各類商家等)都有動力引導持卡人使用ApplePay,除非ApplePay像支付寶掃碼支付一樣有補貼或者捆綁coupon(優惠券)來爭取商戶收銀臺的支持。

  第三,在消費者一端,Apple Pay的用戶群受制于蘋果新型號手機持有者,而追隨并不斷更新iPhone版本的用戶多是年輕蘋果粉絲。這個人群的消費能力和信用卡滲透率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217/10304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