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元旦放假前一天,12月30日由中國科協主辦的“典贊·2016科普中國”活動,現場發布了2016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
元旦放假前一天,12月30日由中國科協主辦的“典贊·2016科普中國”活動,現場發布了2016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十大網絡科普作品”和“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屬“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多個在2016年被國內公眾廣泛討論甚至引起激烈爭論的熱點事件,例如備受大家關心的轉基因食品話題。完整榜單如下:
所有上榜流言都是關于身體健康的,由此可見大家對食品保健健康的關注程度。尤其是轉基因話題,有兩個流言上榜,也反映了2016年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爭論。
方便面32小時不能消化
流言來源:美國科學家通過膠囊內鏡的方式拍攝了“加工食品”與“無添加物食品”被吃進肚子里的情況對比,從而得出結論:手工拉面在32小時后已經完全被消化,方便面則仍保有殘余、尚未完全消化。
真相:美國科學家確實進行膠囊內鏡拍攝實驗,視頻中兩種面在吃完后2個多小時就已經基本消化,看不到完整的面條了,只有方便面還能看到少許方便面的樣子。而且實驗使用的拍攝膠囊內鏡一次拍攝的影像時長只有8小時,所以無法連續進行32小時的連續記錄。還有就是這次實驗僅有兩個人參加,實驗樣本只有2個,無法證明實驗的普適性。當然方便面并不是健康食品,不適合長期食用。
綠色背景能保護視力
流言來源:這個流言由來已久,無法確定最初的來源。總之從小我們就被告知眼睛累了可以望一望遠處的綠色植物,進而認為凡是綠色的背景都會有環境眼睛疲勞的作用。
真相:目前并沒有綠色能夠保護眼睛或損害視力的研究結論,我們看遠處的花草樹木會覺得眼睛很舒服,這主要是因為在長期注視近處時睫狀肌是持續收縮的,遠眺可以緩解它的緊張狀態,和看的什么顏色沒有什么關系。雖然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綠色能使人舒緩鎮定,但對眼球本身并沒有特別的作用。
美國人不吃轉基因
流言來源:自從轉基因話題在國內興起,此流言就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廣泛傳播,不要告訴我你們沒聽過。
真相:以大豆為例,美國94%的大豆種植面積為轉基因大豆,人均大豆油消耗高于中國,大豆油主要以混合植物油、氫化植物油的形式銷售;加工食品中大豆蛋白的應用也十分廣泛。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大豆油在中國和美國的食用情況
這張表的最下面,是大豆油的國內消費量,中國的確是世界第一,但是美國是世界第二,這里的單位是1000噸,所以說2012年中國國內消費了12545000噸大豆油,美國國內消費了8476000噸大豆油,考慮到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美國的人均大豆油消費量比中國的多。
個兒大草莓因為打了激素
流言來源:曾有報道說:某地城管曾查獲過一整箱的“奇形怪狀”的草莓,因為有的個頭大形狀奇怪從而引發人們擔憂,與此同時一篇名為“激素草莓辨別法”的文章在各種網站和社交網絡中廣泛傳播。
真相:首先有一些草莓品種本身個頭就比較大,例如歐美和日本的一些草莓品種。除去品種的影響,只要適當地進行疏花疏果,也可以得到更大的草莓。至于果實畸形的問題就更復雜,低溫等環境因素也會引起草莓果畸形。
喝蘇打水預防癌癥
流言來源:今年有一篇發表在國際生物和醫學領域權威雜志elife上的論文引起了國內關注,除了這篇文章是咱們國內醫學研究者寫的除外,關于這個事件的報道《新突破!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也火了起來,進而產生了喝蘇打水預防癌癥的流言。
真相:事后媒體采訪了這篇報道的當事人: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胡教授指出:“他們采用的治療方法是直接針對滋養腫瘤的血管,向瘤體注射碳酸氫鈉(小蘇打),而不是喝小蘇打。喝堿性水確實有益健康,好的礦泉水,一定是偏堿性的。但是,堿性水是否有抗癌的作用?這個沒有研究。”
圣女果、紫薯、彩椒都是轉基因食品
流言來源:不知道來源于何處,大概是因為這些食品和大家常見的不太一樣吧,所以有些人認為這些食品都是不正常的轉基因食品。
真相:圣女果其實是一種原始番茄,番茄是茄科植物,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大約在公元前500年,野生的櫻桃番茄被當時中南美洲的阿茲特克人馴化。這種番茄如其名描述一樣,果實很小。
紫薯則由于其含有的胡蘿卜素和花青素的比例不同而具有多種顏色的表皮和心,其中花青素含量很高的品種呈現紫色,被稱為紫薯。
彩椒是甜椒中的一種,因其色彩鮮艷,多色多彩而得其名。在生物上屬于雜交植物。
吃素有利于身體健康
流言來源:素食的傳統由來已久,以出家人吃素齋最為著名,近年來隨著健康觀念的發展和肉制品質量問題,很多人開始認為吃素有利于身體健康
真相:關于身體健康已經有太多的研究和論文,但是關于吃素的系統性研究還很少,更多的是人們針對自己經驗的一種總結。即使是堅持素食也必須要注意素食的多樣性,如果不注意營養合理配備的話,依然會產生一些身體問題。
血栓抽吸裝置問世,心臟支架被淘汰?
流言來源:2016年網絡上熱傳一個視頻,說2016年7月1日起,臺灣長庚由美醫院發明一項新技術,可將血管內沉淀物吸出來,再也不用放支架了
真相:這個流言對于不了解心臟疾病的人來說,可能完全看不懂。機械式的抽吸裝置及系列技術,其實部分已經在臨床上使用。但是對于完全閉塞的血管,鈣化得連導絲都穿不過去,以上所有的理論全部變成浮云,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搭橋。實際上國內血栓抽吸導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情況已應用了很多年,技術確實在不斷改進,但并不存在這樣一種代替支架的“新技術”,
X射線安檢儀對人體有極大傷害
流言來源:因為X射線具有一定的輻射性,容易讓人們與醫院的X光機、核輻射、電磁輻射聯想起來,加之民間一談輻射就抵觸的傳統思維,這樣的流言自然就產生了。
真相:X光安檢儀內部輻射劑量遠小于醫用的X光機,周圍的輻射更是微弱,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報告顯示,即便全職操作人員也可以無需防護。
空腹不能喝牛奶
流言來源:眾多健康攻略和民間經驗都有這樣的一種說法。
真相:其實這個流言一半是正確的。空腹喝牛奶引發乳糖不耐癥導致腹瀉,主要針對成年人,嬰幼兒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空腹狀態下喝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和乳糖可以提供能量,不會造成蛋白質的浪費。有研究表明牛奶中的總乳清蛋白具有抗微生物感染及控制黏膜炎癥的作用,因此喝牛奶不會傷胃,反而有利于胃部健康。
由于人的個體差異,有的人喝牛奶后出現腹脹等不適現象,可能是由于自身乳糖不耐受造成的。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118/8986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