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宇宙里的形成速度相當快,因為所有物質的距離很近,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計時單位。
這個計時單位被稱為普朗克時間。
科普:什么是普朗克時間
指時間量子間的最小間隔,即普朗克時間,為 1E-43秒(即10^-43s)。沒有比這更短的時間存在。普朗克時間=普朗克長度/光速。(注:1普朗克時=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
一秒鐘所包含的普朗克時間,要比宇宙大爆炸以來所有的秒數之和還要多,那可是個讓人眩暈的數字。
每年有3100萬秒,而現在距離宇宙大爆炸有140億年。
用31,556,926乘以140億,你會得到一個天文數字。
這一時間單位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憑人類現在的直覺,幾乎無法認知。
比如你看著手表數一秒鐘,試想那里會有多少個普朗克時間。
那是十萬億億億億億億。
而大爆炸只用了幾個普朗克時間。
爆炸釋放的純能量,以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擴張。
又過了幾個普朗克時間,我們現在的宇宙就誕生了。
大爆炸發生不足一秒內,宇宙小得可以放在你的掌中。
但它不足一秒就膨脹成地球這么大。
接下來它就以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擴張。
很快就超過了太陽系的大小。
此時宇宙仍是一團狂暴的超熱能量。
宇宙將越來越熱,越來越稠密。并且比我們現在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更加狂野。
和宇宙大爆炸初期的暴烈相比,恒星內核的活動都顯得,那么平靜祥和。
溫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人體體內的原子將會衰變。
實際上,高溫下原子將會被撕裂。這個溫度相當于幾萬億攝氏度。
隨著宇宙不斷擴張,溫度也在逐漸降低,不斷下降的溫度,將宇宙帶入下一階段的進化過程。而大爆炸的原始能量也將轉變成了宇宙中的第一種物質-微小的亞原子粒子。
這個能量到物質的轉變是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預言的,多年以后人們才開始談論宇宙大爆炸。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112/8594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