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題圖: Nguyen Van Hieu

有心事:大學到底要學習什么重要?專業能力還是人際交往?

剛上大學的時候,聽學姐學長說學生會簡直就是天堂,可是在學生會待了一年,才發現,什么都不如想象那般憧憬的模樣,我們專業的東西很雜,要想學會什么,那就要自己留心下功夫,學生會每天瑣事一堆,而且什么都是強制性的,總拿考勤說事,我想我真的累了,要說人際交往能力,我并不差,比身邊那些未經世事的小屁孩強很多,我認為現在需要提高的只是專業能力,再會做人,沒有真能力,一樣不會被人高看,我決定退會了,因為我覺得大學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對于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自由,這樣的價值觀是否有偏差? (原題)

@林小希123:

只有體驗了各種生活,才知道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么

我說點自己的看法:大學,是一個小型社會,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期。我們體驗生活,收獲情感,學習知識。

我在學生會待了兩年了,還想走過第三個年頭。但是在選部長時,有一個不是我們部,也不是學生會成員的人托關系當上了部長。之所以選擇一路走下來,是因為對這個部門有感情了,大大小小的活動都很了解,放到誰手里都不放心。原來都設想好了一切,等當上部長之后如何發揮好自己的特長,可是一切都成了泡影。

我們要做到精專業,在自己的興趣愛好范圍內,發展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追尋自由,這是很好的一種態度。但是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我們要心中保持著一種勤奮,一種勉勵。自由不是一味的放縱自己懶惰。

我覺得做人應該放到第一位,然后再是專業能力,不管別人怎么看自己,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每次考試,都有很多同學作弊,有時候我會為這種虛偽的動作反感。告訴自己,那是別人的做法,我們要做到的就是真實的自己。一直保持著公平的心態,做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始終抱怨這個社會太不公,但是我們自己要做到,才有資格這么抱怨。

沒上大學前,中學老師告訴我們大學如何自由快活。但是真正來到大學之后,才發現,自由是有的。我們可以不再去逼自己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大學里,不像當時他們說的我們就解放了。來到這里后,才發現,我們的責任以及壓力會更大了。想想以后的發展,想想復雜的專業,我們該如何應對。

三點:做人,學習,能力。

@ 沒辦法徹底:

我也一直在尋找著答案,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走在這樣的一條路上。

當初,對于學生會什么的完全不了解,因為自己的興趣進去了。高中的時候是個懶散隨性的人,不喜歡做沒有必要做的事,對學習也沒有認真的態度,但是這樣學習也并不差。

高考后對自己的大學規劃了很多,想著自己一直都沒有為什么事情真正地努力過,所以想要到大學去經歷認真,勤奮的人生。可是,從我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天,一切都向著我愿望的相反方向去了。

軍訓時,當了副排長和全連的通訊員,開始奔波著生活。可是軍訓結束后,沒有多少人認識我,也沒有人知道我的辛苦,卻得到了室友的挖苦。在班里擔任班委,老師是很信任我,但是班長她想讓男生當,想讓我當副班長,但是我的選票不夠。而那時和我關系較好的一個女生也說過想當,我拒絕了老師并且推薦了那個女生。

也進了學生會,部門帶給我很多快樂,雖然也有煩惱。但是整個大一,我唯一快樂的事就是和部門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由于懶散的性格,學習很差,也掛科了。

第二學期,想著要把一切違背自己心愿的事都推開,去爬山,學習,看書,過平淡悠閑的生活。但是我又成為了一名研究生輔導員的助理,加上部門的事。我又忙起來。學習更加地差了。

后來學生會換屆,我不想留下來。但是部長把我推薦給了學校的微博協會,一個新成立的部門,我任部長。不管怎樣,都已經推脫不了。

寢室關系也很差。因為我很少在寢室,總是有很多事。室友關系也疏淡了。到了大二,專業課也要多起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總是對自己說,這是在鍛煉自己。可是,成績那么差,家里也很反對我去參加各種活動。性情也浮躁起來,沒有辦法像以前那樣平靜悠閑地看書看電影。

但我想,在我堅持不了的時候再堅持一下,我也許會真的得到成長。

@ 林小希123:學會取舍是一門很高的學問,透過別人的眼睛看自己會得到很多啟發的。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但凡是有一點上進心的人,都會苦惱自己的生活。

不被理解肯定是會有的,在電子信息發展的時代里,我們更多是在和手機電腦打交道,和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了,所以很少卻分析別人的性格是怎樣的。每個人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在做事,所以你會不被理解。

我想給你提出我的一點小建議,你缺少勇氣。明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為什么不去朝著自己想要的努力。抱怨沒有用,悔恨沒有用。我對于學習的態度不是很端正,沒用很大的毅力來堅持到底,總是在玩著學。開學大三了,我覺得我關注思想關注生活的精力大于了學習。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我應該學心理學或者是哲學而不是計算機。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往下走。想要證明自己的,不是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而是看那些不是很有興趣的事情上到底能做多好。還有宿舍友情,真的是那樣的,交流少了感情是會不溫不熱的,如果你不去打開這個局面,那誰會先掀開這個簾子?

@ Ludivine:

有跟你一樣的經歷。人生不就是不斷的選擇。大一進了學生會和校馬研,做了一些兼職,慢慢地越來越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也退出了這些部門去修雙學位了。其實,人有很多種活法,傾聽內心最真切的聲音,總能找到你想要的。不用活在別人的眼睛里,我們要做的只是自己而已。祝福。

有心事:患有抑郁癥,不喜歡大學生活怎么辦?

我是大一新生,高考考得不錯進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在高中我一直是班里數一數二的,到了大學感覺其他人都比我要強,我怎么努力學習都不管用,而且大學生活學習與高中不同,我不能適應,第一次離家,也不知道怎么和宿舍里的人相處,開學兩個月就得了抑郁癥,住院三個月之后就休學了,一直在家休養,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去辦復學手續了,但是我對大學生活卻很反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原題)

@夢游者.戴德:

也許你習慣了優秀,無法忍受自己不優秀的狀態。如何面對這種落差,這是人生的必修課!個人感覺,這也是大學給我最最重要的一課。

到了大學,你會發現人生的舞臺很寬,可做的事情,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絕不像中學那樣簡單,學習好一切都好。高中那點課程,說實話對于稍有些聰明的人來說,根本不用付出什么努力。但是到了大學,一切變得不同。很遺憾,這才是真實的世界,不費吹灰之力秒殺所有人的日子再也沒有了。

大學像一面鏡子,鏡子里的你沒有你想象中優秀,他也有許許多多的缺點。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這才是你本來的模樣。嘗試著接納他,“對,沒錯,我就是這樣的,盡管不如之前想象得那么美麗,但是我依然愛我自己。”

其實世界是公平的,無恒強,我們都只是普通人而已,有優點,也會有缺點。在大學遇到些挫折,學習沒有了炫耀優秀的功能,這樣反而有助于我們正視學習這件事,也有助于發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人是不能用分數簡單衡量的。你不必與別人比較什么,人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了比人強而活。你的缺點不會掩蓋你的優點,你總有一些特點,是無可替代的。只要你發現自己的特點,并且在正確的路上堅持下去,你就會很優秀!這世界上這么多游戲規則,高中一套,大學一套,社會一套,如果逼著改變自己,在各種規則之下都想贏,人會迷失自我的。活出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

祝你早日找到自己值得為之奮斗的方向。

@blues_more:

我覺得很有資格來回答你一些問題。第一我初中也患過抑郁癥,休學了半年。第二,我也是一路上學過來,高中到大學,現在讀研究生。

第一個問題說,覺得別人比你強,我覺得這很正常,升學就是一個篩選的過程,和你一起進去的各方面都不會比你差,我也在國內一所名牌大學,我想我感受不比你輕,覺得周圍的人都很厲害,自己弱爆了。但是看你怎么看了,用平常心對待,盡自己最大努力就好,因為學習科研這東西真的因人而異,有的人確實適合,實在趕不上,學霸畢竟少數,沒必要非去做學霸啦,你可以再學習保持不錯的基礎去發展自己其他的興趣和才能。

第二,你提到得了抑郁癥并回去休學了,現在準備回學校,但從你情況看來,你并沒做好準備。從我經歷看,這種情況回去不會很好的。我當時就是在家玩了大半年,完全放松,自己覺得有很強烈的愿望繼續上學才回去的,如果覺得沒做好準備,不要逼自己,抑郁癥這東西,最重要的是順其自然。

工科男,實在不適合寫東西,啰嗦一大堆,希望對你有點幫組。你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呢,所以不要忘記微笑!!!

對于上面兩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和感觸?寫下來吧~

往期閱讀:

有心事(1):少年,你的暑假綜合癥有救啦!

有心事(2):難以原諒別人,其實是難以原諒自己

有心事(3):發生了性關系,就會離不開他?

有心事(4):脾氣暴躁缺乏耐心怎么辦?

有心事? 來心理問答:為心事找一個出口。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61107/42362.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