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四節原文及翻譯

  公孫丑章句下·第四節

  作者:佚名

  孟子之平陸。謂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則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兇年饑歲,子之民,老羸轉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為之牧之者,則必為之求牧與芻矣。求牧與芻而不得,則反諸其人乎?抑亦立而視其死與?”曰:“此則距心之罪也。”

  他日,見于王曰:“王之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為王誦之。”王曰:“此則寡人之罪也。”

  文言文翻譯:

  孟子到了齊國的平陸縣,對這個縣的長官說:“如果你的守衛戰士在一天內三次失職,你會開除他們嗎?”

  長官說:“不用等三次。”

  孟子說:“然而您失職的地方也多,災荒歉收的年份,你的百姓們,老弱病殘的輾轉于溝壑而死亡,年輕力壯的散走四方逃難,有好幾千人啊。”

  長官說:“這不是我孔距心的能力所能處理好的呀。”

  孟子說:“現在假如有個人接受了替別人放牧牛羊的事,那一定要設法找到牧場和喂養牲畜的草料,要是找不到牧場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還給主人呢?還是站在一旁眼看著牛羊餓死呢?”

  長官說:“這是我孔距心的罪過了。”

  后來有一天,孟子見到齊王,就對齊王說:“大王管理都邑的地方長官,我知道了五個人,能夠知道自己有失職罪過的,惟有孔距心。”于是就為齊王講述了經過。

  齊王說:“這也是我的失職罪過啊。”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4431.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