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近年來,隨著經濟改革步伐的加快,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突飛猛進。他們將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給老人或親戚撫養。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山區學校,由為突出。每個班上幾乎有一大半的學生是留守兒童。于是本應是家庭和學校共同承擔的教育責任,就全落在學校老師的頭上。作為一名班主任,在我十幾年的教學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對待留守學生,需要傾注更多的關愛和教育。只有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才會產生愛的情感,以誠相待,對學生傾注滿腔熱情,才能給這些的孩子們以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

  一、 班主任要用“三心”(愛心、關心、細心),走進留守學生的心靈。
  留守學生多半由隔代老人或親戚監管,他們要么過分溺愛,放任自流;要么只顧吃飽穿暖,不管教育成長,更不會真正地去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需求。為此,大多數留守學生性格內向、孤僻。像一個刺猬,和同學的關系搞不好,學習成績提不上去。
  在2006年秋,我接手的三年級一班中,羅香玉――一個象男孩子的女孩闖入我的眼中,她不按時完成作業,還經常打架。班上的同學都怕她三分,科任老師提到她也說頭疼。面對這樣的“挑戰”,不服輸的我決心轉變她。首先,我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她的情況:原來,她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因為生計在外打工,她和有些癡呆的奶奶住在了一起。從小她就很獨立,也很要強,她最受不了別人笑話她。知道了這些,真的讓我很心疼,要知道她還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卻要承受別人無法想象的“擔子”。我只想用我的愛心、細心地關心她,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寬容和善待她。在學習上,我給她反復講解,不厭其煩地陪著她做作業;在生活中,我學會了對她的“察顏觀色”,細致入微地幫助她。剛開始,她并不領我的情,見我就躲,實在躲不過去了,就站著一言不發;作業依然是我不督促她就不交。我不氣餒,經常利用課余的時間,與她進行交流,幫助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多角度分析和看問題,分享著她的悲與樂。終于,在快畢業的時候,她悄悄地對我說:“老師,我已經改變了不完成作業,不打架,可同學們,特別是男同學怎么還是‘討厭’我呀?”聽了她的話,我心里笑了。
  二、 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協調各方面。
  目前,留守孩子要么不被家長重視,他們既不管孩子的生活,也不理學習情況,更不會主動地配合老師教育;要么家長因為長年在外,有著強烈的歉疚感,對孩子大量用金錢來彌補,他們只關心成績或是很嚴格地要求孩子。面對這些現象,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和指導是必不可少的。盡力引導他們怎樣與孩子溝通,使用正確的教育觀,促進親子關系。即使沒在孩子身邊,但仍然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那溫暖的關愛。同時,我還建議家長們除了打電話,每月應與孩子通信一次,也讓子女向父母匯報一下自己的生活、學習情況及近段時間的所思所想。
  楊記,一個聰明、活潑的漂亮女孩子。當初到我班的時候,總是一個人偷偷地掉眼淚,學習也不盡人意。后來在我與她媽媽聯系后,她媽媽按照我的建議去做了,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臉上,直到離開學校的那天,她跑到我的面前,摟著我的脖子,開心地說:“羅老師,我會想你的。”
  三、 發揮班集體的力量,溫暖留守生的心。
  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留守學生大多心理比較脆弱,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單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能夠很好的解決的。我利用主題班會、團隊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留守學生參與到這些活動中來,感受班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例如,記住一個月內留守學生的生日,在班集體中集體過,為他們唱生日歌,讓每個同學說一句祝福或鼓勵的話。
  總之,留守學生的問題,是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讓他們健康地成長,是社會、家庭、學校共同的責任。為了我們下一代,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吧!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05/9815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