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秉持“四個一切”的核工業精神,核工業科研院所的干部職工勤勉奮發、拼搏奉獻,勇攀核科學與技術的高峰,為核工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其中,選人用人工作發揮了重要的導向作用。核工業科研院所大多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承擔著我國軍民核技術創新發展的重任,在管理體制上大多是中央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決定了進一步提高這類單位選人用人工作公信度事關核工業健康發展大局。新形勢下,提高核工業科研院所選人用人公信度,關鍵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切實擴大干部選任工作中的民主,堅持不斷健全干部選任制度,規范干部選任程序,加強干部監督管理。筆者從長期工作實踐出發進行思考和探討,應著力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堅持做到干部選拔任用過程的制度化
不斷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是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保證。
首先,要健全民主推薦機制。工作中應始終把民主推薦作為干部工作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的重要制度安排,進一步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制度,落實職工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提高職工群眾的公認度。其一,實行干部公示制度。對擬考察和推薦的對象事先進行公示,使群眾事先知道;將職工民主推薦結果在適當范圍內公示,使干部的推薦、選拔、任用充分體現民意。其二,擴大職工參與的廣泛性和代表性。一般人員較少的單位,全體職工參加;人數較多的單位,應選擇了解情況的人員參加。其三,采取靈活的民主推薦方法。采取集中推薦與平時推薦相結合、等額推薦與差額推薦相結合等方式,在推薦的交叉點上選定優勝者。其四,科學地設計推薦表。設計的項目要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職工推薦的意見,讓與會人員能獨立思考和填寫,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其次,要健全民主推薦機制。工作中要堅持用科學的干部識別機制來把人選準、用準。其一,引導干部職工廣泛參與,擴大群眾參與的范圍,實行干部考察預告,逐步建立差額考察制度,讓群眾充分發表意見,堅持群眾公認的干部路線。其二,正確看待干部實績,用事業衡量干部。選拔任用干部要看本質看主流,客觀公正地評價干部,要看一貫重平時,深入考察和全面了解干部的真實才能,將那些一心撲在事業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其三,注重素質建設,憑德才選任干部。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原則,嚴把政治關、能力關、作風關,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質好、科學文化水平高、組織領導能力強、綜合素質優的干部及時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選準調優領導班子。
再次,要健全競爭退出機制。公開、平等的競爭原則要體現在干部選拔任用的各個環節上,建立科學合理的干部競爭性選拔制度,實現干部優勝劣汰的制度化、規范化和長效化。要不斷優化班子成員的年齡、文化、專業等結構,注重氣質和性格的合理搭配;要拓寬任用渠道,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思想,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同時,要推動建立干部退出的長效機制,徹底解決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問題。
二、堅持實現干部考核評價工作的規范化
開展科學合理規范的干部考核評價工作,建立高效實用的激勵約束機制和民意表達途徑,是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措施。
第一,以工作實績為核心,實現考核評價內容具體化。實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內容,是實績評價問題的核心所在。科學的干部評價標準,應當是干部德、能、勤、績、廉諸要素的綜合反映。根據中央和集團公司確立的政績觀要求,指標體系的具體內容應把握好以下基本點:一是以履職績效為中心。用集團公司和院的發展戰略和規劃來指導發展,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二是以人為本。政績評價必須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體現公平正義,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指標。三是落實科學發展要求。在整個指標體系的設置上,既看當前,也看長遠;既注重考察好日常經營管理,也注重抓戰略謀大局。
第二、以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結合為手段,促進考核評價方法科學化。定性和定量考核干部的方法都有所偏頗。因為,單純的定性考核容易造成僅憑印象、主觀臆斷的結論,形不成明確的類比指標。單純的定量考核,又容易使干部考核呆板、教條化,對干部的評價失去了鮮活性。一是以定性為基礎,將干部的“德才”標準細化為若干項具體內容,而后進行分值量化。通過量化的考核和最終考核得分,得出定性的結論。二是合理確定權重。確定分值權重包括各項考核內容的權重和不同評價主體的權重兩個方面。考核內容的權重與其重要程度緊密相關,評價主體知情度和評價主體與考核對象的關聯度、責任度不同也是賦予不同的權重的重要依據。三是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干部考核工作。運用干部評價軟件分析系統,將干部的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的曲線和分數,再由定量分析轉化為定性評價。
第三、以擴大民主為基礎,推動考核評價主體多元化。構建科學的政績考核體系時應改變過去單一的、從上至下的評價格局,實現考核主體多元化,建立起能夠全方位、立體式透析干部的評價主體,讓與干部工作、生活關聯度較高的上級、同級、下級和職工群眾都參與到評價主體中來,形成一個評價主體群。讓不同層次、不同側面的主體都有評價發言權,擴大各方面參與評價干部的范圍,提高干部評價的民主化程度。干部考評主體從組織部門的一元化到多元化,可以有效規避因少數人“暗箱操作”產生的破窗效應。同時,群眾參與干部考評的過程,也是對干部選拔任用行使監督權的過程,考評本身就是一種監督行為。干部評價主體范圍的合理確定,是考核評價體系中的基礎環節和首要問題,通過這種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多層面,形成對干部的立體考評體系,取得對干部考核的真實效果。
三、堅持推動干部監督管理工作的具體化
加強對選人用人工作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事前防范的有效措施,是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基本途徑。
第一,要構建健全完善的監督機制。在認真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四項監督制度的基礎上,探索構建結構合理、配置科學、持續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重點建立和完善包括上會研究前征求紀委意見制度、任前核實人事檔案制度、任前廉潔談話制度、干部廉潔承諾書制度、干部約談制度、提醒函詢誡勉談話制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制度、廉政鑒定制度、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以及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聯(下轉135頁) (上接133頁)席會議制度等,進一步完善干部的監督機制。
第二、要抓好“一報告兩評議”工作。每年結合職代會,向院職工代表報告年度選人用工工作,并針對選人用人工作和新提拔領導干部進行民主測評并開展評議,接受職工代表咨詢。“一報告兩評議”工作是選人用人工作監督的重頭戲,既要注重對民意的收集,也要重視對評議結果的運用,如果評議滿意率低或不滿意率高于某一比例,則應責令做出說明、進行整改,若情況較嚴重應對黨政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讓選人用人權從封閉神秘走向公開透明,進一步接受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
第三、要開展好任前審查工作。實施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領導干部監督管理、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重要措施,是對擬提拔為處級以上干部進行任前審查的規定動作和必要環節。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已經實施多年,但長期以來,只申報不核實,政策威懾力遞減,隨著事項報告抽查核實工作的開展,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規章制度對違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規定的處理情況進行了明文規定,相信這項干部監督的有力措施,能夠切實提多選人用人公信度。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027/13135.html
文章列表
BloggerAds
- Dec 15 Fri 2017 00:07
公信度 淺議提高核工業科研院所選人用人公信度的著力點
文章出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