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2015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
語 文 試卷
說
2. 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選擇題各小題的答案,須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的相應信息點,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時,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3. 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4.本試卷不用裝訂,考完后統一交縣(市、區)招生辦封存。
第一部分
1. 下列各組詞語中的加點字,注音和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雋(juàn)永
B.湍(tuān)急
C.作揖(yī)
D.醞釀(niàng)
2.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寬甸河口的上萬株桃樹,妖嬈多姿,栩栩如生。
B.為了讓學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老師們處心積慮為他們作輔導。
C.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見肘。
D.2013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傳遞的正能量,將激勵全社會人心向善,見賢思齊。[來:
3.下面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這種網絡社交工具的廣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質量。
B.為了杜絕中國式過馬路的不良行為,每個人心中都必須繃緊一根安全弦。
C.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培養自己解決、分析、觀察問題的能力。[來源
D.由于全社會厲行節約之風,對高端餐飲企業和星級酒店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4. 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語序恰當、語意連貫的一組是(
年少時候,母親就是我們的守護神,每一次從夢中醒來,都會看到母親溫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會得到母親的攙扶。冬天里,
①
②
③
④
A ②①④③
5.下列句子,陳述無誤的一項是(
A.對聯中,上聯末字為仄聲,下聯末字為平聲;律詩中包含兩副對聯,分別是首聯與頷聯。
B.古代常用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年齡。“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歲,“不惑”指人五十歲,“花甲”指人六十歲。
C.《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是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
D.“ 我的老師”“ 相信自己”“非常堅強”“多么可愛”這幾個短語與“一位顧客”的短語結構完全相同。
6. 填空。(任選有把握的四小題作答,每小題2分,每小句1分,共8分)
(1) 蒹葭凄凄,□□□□。所謂伊人,□□□□。(《詩經·蒹葭》)
(2)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3) 吏祿三百石,□□□□□。□□□□□,盡日不能忘。(白居易《觀刈麥》)
(4) 卻看妻子愁何在,□□□□□□□。□□□□
□□□,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來源:學科網]
(5) 古人善借動物寫景抒情。李白借“楊花落盡子規啼”表達了對朋友離別的不舍,王安石借“聞說雞鳴見日升”突出了飛來峰的高聳,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
“□□□□□□,□□□□□□”的兩句,同樣善借動物創造了奇特而優美的境界。
(6) ①橫眉冷對千夫指,□□□□□□□。
7.
武松大踏步趕將出來。那個搗子徑奔去報了蔣門神,蔣門神見說,吃了一驚,踢翻了交椅,丟去了蠅拂子,便站將來。武松卻好迎著,正好大闊路上撞見。蔣門神雖然長大,近因酒色所迷,掏虛了身子,先自吃了一驚,奔將
來,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
健的人,
又有心來算他。蔣門神見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顧趕將入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松一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將過去,那只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
上,踢著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
這醋缽
兒大小拳頭,往蔣門神臉上便打。原來說過,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名曰“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打的蔣門神在地上叫饒。武松喝道:“若要我饒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蔣門神在地下叫道:“好漢饒我!休說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1)本文段節選自古典名著《
(2)上文是該部小說中很有名的故事情節,這個故事叫做
與武松有關的故事情節:
(3)原著中,因為蔣門神
8.綜合性實踐活動。(6分)
下面應用文有三方面錯誤,請作出修改(第三方面指出缺失哪方面的內容即可)。
本人昨天不慎丟失錢包一只,內有銀行卡一張,人民幣120元。請拾到者與本人聯系,不勝感激。
此致
敬禮
3月15日
(1)文字錯誤:
(2)格式錯誤:
(3)內容缺失:
第二部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文,回答相關問題。(20分)
(一)訴衷情(4分)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9. 下面對《訴衷情》一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情感
真摯,用典自然,悲壯處見沉
郁,憤懣卻不消沉,感人至深。
B.“塵暗”句借用了蘇秦說秦王的典故,表達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負的失落。
C.“誰料”二字寫出了往日的天真與今日的失望,流露出對南宋投降派的不滿。
D.“未”“先”“空”三個字說明敵寇依舊,作者雖然已是暮年,但仍然壯心不已,充滿
豪情壯志。[來源:學.科.網]
10. “覓封侯”用了什么典故?它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私心(12分)
倫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人奏記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愨,少文采,在位以貞白稱,時人方之前朝貢禹。然少蘊藉,不修威儀,亦以此見輕。或問倫曰:“公有私乎?”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11.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吏人奏記及便宜者
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1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譯文:
13. 填空。(5分)
(1)第五倫奉公無私,作者用極其簡練的筆墨寫了兩件事:一是“
(2)“時人”認為第五倫毫無私心,而他卻主動說出并承認自己在
。(
3分)
14. 你怎樣看待第五倫的“私心”?(2分)
答:
(三)孫叔敖納言(4分)
孫叔敖為楚令尹①,一國②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③。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盡來賀,子獨后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⑤。”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孫叔敖對曰:“甚善,謹記之。”
【注釋】①令尹:楚國官名,相當于宰相。②國: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擔任宰相一事,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⑤患處之:災禍就隱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發將自己看低。
15. 下列對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有一老父衣粗衣
C. 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
16.下列說法中不符合
文意的一項是(
A.孫叔敖做了楚國令尹后,都城的官員和百姓都來向他表示祝賀。
B.從上文可知孫叔敖是個虛懷若谷,虛心請教,愛國愛民的人。
C.那個穿粗布衣服的老漢最后跑來吊唁是因為他對孫叔敖有很大的意見和不滿。
D.文章的主旨是:為官應該謙遜謹慎,廉潔自律,善于納諫。
二、現代文閱讀(20分)
(一)不完滿才是人生(10分)
季羨林
①每個人都想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宮廷斗爭,比民間殘酷萬倍。他們威儀儼然地坐在寶座上,如坐針氈。雖然捏造了“龍御上賓”這種神話,他們自己也并不相信。他們想方設法以求得長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連英主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輩也不能“免俗”。漢武帝造承露金盤,妄想飲仙露以長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羅門的靈藥,期望借此以不死。結果,事
與愿違,仍然嗚呼哀哉了。
公和海瑞等決不會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
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個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見他們的日子并不好過。據說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板上夾帶一點鶴
頂紅,一旦皇恩浩蕩,欽賜極刑,連忙用舌頭舔一點鶴頂紅,立即涅槃,落得一個全尸。可見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過,談不到什么完滿的人生。
更難過了。建國前后,不能說沒有區別,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會說“對不起”了,代之以對罵,或者甚至演出全武
行;到了商店,難免買到假冒偽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氣……誰能說,我們的人生都
是完滿的呢?
淋漓盡致地了解到科舉的情況。以周進和范進為代表的那一批進士舉人,其窘態難道還不能讓你膽戰心驚,啼笑皆非嗎?
⑧不完滿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國人,外國人也是如此……
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來源:學&科&網]
17. 第③至⑧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論證了什么觀點?(4分 )[來源:學#科#網Z#X#X#K]
答:
18.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不完滿的人生”?(4分)
答:
19. “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下面的論據,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B. 伴君如伴虎,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板上夾帶一點鶴頂紅,一有不測,立刻自盡。
C. 平頭老百姓人生不如意的事舉不勝舉:早市被小販“宰”、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包、踩或被踩對罵對打、買到假冒偽劣商品……
D. 知識分子,更是在考試這件事情上備嘗人生不如意的滋味。
(二)千年古城梅州——走進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①香格里拉,一個充滿傳奇和異域色彩名字,一個永恒、和平、寧靜的象征,一個美得令人驚艷的曠古秘境,一個遠離塵囂寧靜安逸的人間凈土,一個世人魂牽夢繞的世外桃源。
②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曠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們魂牽夢繞的世外桃源。這里,天地澄明,山幽水碧,風光圣潔,猶若方外之境;這里,漢風唐韻穿越千年的悠悠歲月悠揚縈繞,幻化為閃爍著先民遺風的處處風物,未經世俗污染,淳樸如初。
③梅州的山,蔥蘢清幽,自成風韻。“粵東群山之祖”陰那山,集雄奇與秀麗于一體,引無數文人墨客為之折腰。登臨山巔,山風陣陣徐徐吹來,云霧自眼前飄過,聚了又散,仿佛置身云端仙境。[來源:學,科,網]
④梅州的山,或大或小,或險或秀,無不用青翠欲滴的綠意闡釋對人間的厚愛,令人心曠神怡,忘乎天上人間。郁郁青山,不僅訴不
盡梅州無限風光,而且孕育了清冽的山泉和清新的空氣。
⑤梅州的水,空靈如詩,悠揚如歌。散布在梅州青山之間的萬千清泉,配合著山勢的起伏,敲打出一曲曲抑揚頓挫的曲調,細細品味,竟像天籟般的客家山歌一樣流淌,令人沉醉。 [來源:學科網ZXXK]
⑥巍巍群山,孕育了梅州人的母親河——梅江。梅江悠悠,一水護城,清明如鏡,光可鑒人。遠眺江水,波光粼粼,搖曳生姿,楚楚動人。梅江兩岸,翠聳的青山,婆娑的垂楊柳,森森的鳳尾竹與斑駁的古墻,與天光云影相互纏綿著,在水中交互出一幅恬靜淡雅的山水畫卷,常常令人流連忘返。偶爾有漁夫撐著竹筏自江面悠然而過,此情此景,絲毫不遜色于桂林。
⑦梅州的山還孕育了水平如鏡的綠潭,如素有“嶺南日月潭”之稱的蕉嶺長潭、五華益塘等,湖水碧綠,依山賦形,似極仙女遺落人間的鏡子。這些湖水或馳騁或游弋,山青水碧,水天一色,煙波浩渺,令人陶醉。若遇月夜,波光瀲滟,美不勝收,宛若夢幻。一年四季,江面煙霧迷茫,尤以冬日為甚,蒸騰的水汽與兩岸的山嵐遙相呼應,將周遭點染得仿若人間仙境。
⑧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山水靈氣必定孕育梅州不凡的千年歷史和文化。“篳路桃弧輾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黃遵憲用一首凝練的七絕詩意地描繪了一幅客家先民南遷的歷史畫卷。歷史上,客家先民歷經了五次大遷徙,每一次輾轉,都是一次尋覓夢里桃源之旅。穿過千年的風雨,客家人崇尚詩禮的
傳統使原生態的中原文化在梅州這片土地上得以保留。
⑨梅州人一言語、一舉手、一投足,細細品味,都散發著古之遺風雅韻,被譽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方言至今仍保存著中原古漢語“唐音”,這種未被同化污染的方言,是客家人流徙中的精神故鄉,它神奇地托起了整個民系千年不滅的命運。一路南下的梅州客家人還保留著舞龍舞獅等豐富多彩的客家風情,這種舞龍舞獅,舞動的不正是中原龍圖騰的飛揚么,傳遞的又何嘗不是原生態的中原文化?
⑩梅州,一座處處散發著中原漢唐雄風的千年古邑。在這里,您不僅可以飽覽原生態的美景,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而且可以流連于山間田野之中,逛山岡,吹山風,聽山歌,慢慢的您會放慢您的腳步,放松您的心情,放飛您的夢想。在飽覽青山綠水間淡忘紅塵,在仰望文化高山時滌蕩心靈,走進它,您就走進了客家
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
(選自《羊城晚報》,內容有刪改)
20. 請仔細閱讀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說說文章從哪些方面體現“梅州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4分)
答:
21. 請你賞析第⑤段畫波浪線的句子。(4分)
答:
22. 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 首段對香格里拉的解說,為引出對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的描寫起到鋪墊作用。[
B. “湖水碧綠,依山賦形,似極仙女遺落人間的鏡子。”此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把長潭水平如鏡的美展現出來。[來源:學科網]
C. 第⑧段引用黃遵憲的七絕是為了說明客家不凡的千年歷史和文化,同時增加了文學色彩。
D. 最后一段總結全文,呼應開頭,照應題目,表達了對梅州美景和文化的贊美之情。
第三部分
23. 根據要求作文。[來源:學科網ZXXK]
子曰:“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朋友的正直與直率,朋友的理解與寬容,朋友的博學與多識,可以讓我們獲益良多。益友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所不可或缺的,當倍加珍惜。
請以“益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題目自擬;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③不得抄襲、套作;④600字以上。
廣東省梅州市2015年中考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⑴白露未晞
7.⑴水滸(水滸傳)
8.⑴“啟示”改為“啟事”
9.D(“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憂國之淚只是“空”流,一個“空”字既寫了內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寫了對君臣盡醉的偏安東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滿和憤慨。)
10.“覓封候”用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的典故,抒發了自己報效祖國,收拾舊河山的豪情壯志。
11.D 12.我的兒子有了病,我雖然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13.⑴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
【參考譯文】倫奉公守法竭盡忠誠,說話辦事沒有違背法規的。諸子(有才華的人)有人常勸止他,他就呵斥他們并趕走他們,官吏陳述的書面意見有利于國家的,他都封好上報,他就像這樣毫無私心。他生性誠實,缺少文采,做官時以清廉著稱,當時人們把他比作西漢時貢禹(那樣明經潔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寬容,又不整飭自己的威嚴,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輕。有人問第五倫說:“您有私心嗎?”他回答說:“老朋友中有送給我千里馬的,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選拔官吏時,我心里總不能忘了他,可始終也沒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兒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來卻安安穩穩地睡下;我的兒子有了病,我雖然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像這樣,難道可以說沒有私心嗎?”
孫叔敖擔任楚國的宰相,全國的官吏百姓都來祝賀。有一個老人,穿著麻布制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最后來慰問。孫叔敖整理好衣帽出來接見了他,對老人說:“楚王不知道我沒有賢德,讓我當了宰相,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獨自來吊唁,莫非有什么見教的嗎?”老人說:“是有話說。身份已經很高貴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會離開他;地位已經很高但是擅弄職權的人,君主會厭惡他;俸祿已經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禍患就會和他共處。”孫叔敖向老人拜了兩拜,說:“(我)聆聽并接受您的教導,愿意聽您的教誨。”老人說:“地位已經高,要越是為人謙恭;官職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謹慎;俸祿已很豐厚,就不應索取分外財物。您嚴格地遵守這三條,足夠把楚國治理好了!”孫叔敖回答說:“您說得十分對,(我)會牢記的。”
17.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通過列舉皇帝、大臣、百姓、知識分子等人生不完滿的整合,具體有力地論證了“不完滿才是人生”這一中心論點。18.雖然人生不完滿,但我們要不怨天尤人,正確面對;要積極進取,努力上進;要享受過程,把不完滿變得相對完滿。19.A
20.中心句: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曠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們魂牽夢繞的世外桃源。
22.B
23.略。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027/1274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