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后代”這樣的話聽到人耳朵都起繭了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依舊消費被污染了的空氣和水,且無力逃脫。在全國74個以新的空氣環境質量標準評價的城市里,河北省石家莊、邢臺、唐山、保定、衡水、邯鄲、廊坊7個城市列席榜單,河北扎堆占七席的糟糕狀況讓整個河北深受震動。山西占了3席的“二把手”地位也實讓人堪憂,“老病患”臨汾依舊灰頭土臉難逃上榜的命運,而大同不減的重度污染已經讓龍門石窟的佛祖蒙羞,陽泉這個連三線城市都擠不進的地方終于露了小臉。

1.石家莊:數月倒數第一
面對環境污染,河北人民傷不起,最傷是石家莊!石家莊1至4月始終保持倒數第一、第二的位置。據石家莊老百姓說,現在的環境污染事件大都發生在晚上,讓你防不勝防。原來在石家莊市深澤縣城南與晉州交界處,一到天黑空氣中就會彌漫大便一樣的臭味,讓人惡心反胃,也不得不問環保部門都躲到哪里去了!就在前不久的高考首日,高考鑼聲一響,雨也隨聲而至。石家莊從早上就一直陰霾密布,下午一時左右,忽然天黑如鍋底,全城陷入一片灰暗,小雨急促飄落,路上行駛的車輛紛紛打開車燈,很多市民對這突如其來的天氣感覺有點奇怪,加快腳步,匆匆躲進了自家屋檐下。
2.臨汾: “此地不適合人類居住”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和縣區內。臨汾以煤、焦鐵為主要產業鏈的重型產業結構,在創造巨大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大量的小煤窯,沒有安全保障胡亂開采。這導致當地煤灰污染嚴重,空氣里、水里到處都是煤灰,當地居民開玩笑似的說每天晚上幾乎要在煤塵中窒息而亡。環境健康組織布萊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 Institute)的報告指出,“居住在嚴重污染的地方,無異于被宣判了死刑……污染對人體的損害,如果不以立即中毒的形式表現出來,那么就可能以癌癥、肺部感染和癡呆癥等形式表現出來。”據《山西青年報》報道幾年前,一名外商來臨汾考察投資環境,臨走前扔下這么一句話,至今仍在當地流傳:”此地不適合人類居住!”
3. 陽泉: 可隨地大小便的城市
“這哪兒有廁所啊?”“馬路不就是廁所么!”這么一段對話出現在陽泉大街上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可想而知陽泉的環境已經糟糕到甚么程度。如果在陽泉青年路,每天都可看到一整條街的燒烤攤,還有各式賣西瓜、賣拖鞋、賣玩具的小地攤,應有盡有。晚一點回家,還可以看到其他現象,比如說男女老少很不害臊的在馬路邊隨便大小便。陽泉環境糟糕,還與它“煤鐵之鄉”的美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陽泉人對這一美譽可謂是又愛又恨。煤礦雖是主要的出口能源,對當地經濟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讓老百姓叫苦連天的是——在陽泉盂縣馬路兩邊種的玉米都是黑色的,因為上面有一層煤!
4.大同: 被漸漸吞噬的龍門石窟
讓大同人引以為傲的除了“煤炭之都”豐富的礦產資源外,還有龍門石窟這一藝術瑰寶。上個世紀的時候,原來的108國道就從云岡石窟邊上穿過,每天大量的拉煤揚起的煙塵和粉煤灰給云岡石窟的大佛們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黑沙,直接損害了云岡石窟的形象,后來當地政府專門改建了公路,運煤車繞開了云岡石窟,云岡大佛披黑色袈裟的情況才得到解決。但是龍門石窟附近上百座石灰窯林立,排放的廢氣粉塵污染造成酸雨,長年侵蝕龍門石窟,專家稱,酸雨一年可以溶掉石窟的巖石十幾公斤。不得不讓人擔心,在不久的將來龍門石窟會不會也隨被不斷挖掘的煤炭,消失殆盡。
![]()
|
![]()
|
![]()
|
8.邯鄲:新意“學步”毀環境
“邯鄲學步”似乎有了“新意”,邯鄲也跟隨省內“大哥”石家莊擠進了”中國十大污染城市”的榜單。早年,滏陽河沒污染,從源頭至邯鄲近百公里下來,河水碧波蕩漾,水邊兩三米內,能一眼看到平緩、干凈的河底,捧起喝一口,甘冽清爽。岸邊,柳絲垂簾,隨風擺動,河中,水草如帶,順水起伏。坡岸上,更是風光萬千:汲水的漢子、洗衣的村姑、飲水的老牛、驚飛的野鴨、飄蕩的小舟美得像一幅畫卷。到了今天即使兩歲的小孩,開玩笑地跟他說,把他扔到滏陽河里游個泳,小孩都只會說兩個字:“水臭”!
9.衡水:廢棄的“工業衛星城”
整個衡水有點孤藤老樹昏鴉的感覺,城市建設與地區風貌像是前蘇聯北部被遺棄的工業衛星城,而且是一座已經被污染還沒來得及治理的工業衛星城。衡水湖是華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同時還是衡水市區40萬市民的飲用水源地。然而隨近年來網箱、攔網和圍墊養魚數量的大量增加,導致湖水水質日益惡化,這顆昔日的“華北明珠”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天藍藍、水藍藍的蕩漾碧波已不見了蹤影。只是無能為力的衡水人,只能在污濁的空氣中無奈地喝67度衡水老白干外加驢肉火燒。
![]()
|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732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