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

最近李娜在微博發布了一張小豬佩奇的圖片,暗示自己懷了二胎。大家也紛紛根據動畫片猜測這是一個男孩。豬爸爸,豬媽媽,粉紅豬小妹,以及弟弟喬治,《小豬佩奇》一家人活成

  最近李娜在微博發布了一張小豬佩奇的圖片,暗示自己懷了二胎。大家也紛紛根據動畫片猜測這是一個男孩。豬爸爸,豬媽媽,粉紅豬小妹,以及弟弟喬治,《小豬佩奇》一家人活成了我們最希望的家的模樣——溫和但又有原則的媽媽,耐心又“才華橫溢”的爸爸,還有一對可愛的兒女。在細節里,還有很多中國家庭里缺失的教育法則。

  先科普一下這部系列動畫片的背景和輝煌戰績,《小豬佩奇》是大陸版名字,臺灣版叫《粉紅豬小妹》,英文名《Peppa Pig》,是一部英國動畫片。每集僅五分鐘,講述的是小豬佩奇(豬爸爸,豬媽媽,姐姐佩奇,弟弟喬治)一家的日常生活。被120余個國家引進,2015年國內引進了前四季,共156集。

  現在線上播放量已經達到80億次!是騰訊、愛奇藝、優酷、土豆等等視頻平臺播放量最多的動畫片。這部劇延伸的周邊產品更是數不勝數,玩具、主題樂園,呃,就連主人公佩奇最喜歡玩的電腦游戲《快樂小雞》都出了App。

《快樂小雞》的游戲

  其實,我對這部劇也并不是一見鐘情的,甚至一開始還有點反感。下面我就來說說我黑轉路,路轉粉的經過。

  最初是實在受不了周圍媽媽碎碎念式的推薦(包括在咱們這個公號里開專欄的小玉兒媽媽),大約在2個月前,終于和2歲的兒子坐在一起打開了這部神劇。

  第一季第一集講的就是跳泥坑:兩個小豬玩得滿身是泥,還跑回家把地毯踩臟了,看到這個熊孩子,豬爸爸豬媽媽竟然不教訓他們,還加入跳泥坑的隊伍和他們一起跳!

  我去,這是什么劇情,孩子進入狀態很快,看得異常興奮,我滿腦子想的都是以后下完雨,他會不會也學著跳泥坑,家里的潔癖爸爸會不會直接崩潰了?

  我盡量安慰自己說,估計這是在向孩子介紹豬的習性,反證豬就是生活在泥坑里。結果看了好幾集發現,這里面所有動物都有跳泥坑的毛病,連學校老師都帶頭跳,太沒六兒了,簡直沒眼看啊。

  但我承諾了孩子每天可以看兩集(現在早就看十集了),而且每次他都要求和我一起看,沒想到看多了以后竟然慢慢被這一家子人,尤其是佩奇圈粉了。

  其實這只小豬身上的毛病有很多,愛吹牛、特別臭美、像個話嘮。好勝心也特別強,比如《騎自行車》那集。

  她非要自己騎一輛車,爸爸媽媽和弟弟喬治共同騎一輛,下坡的時候佩奇領先,她就說自

  她大部分時候還是愛護弟弟的,但有時也會不顧喬治的感受,比如和朋友玩的時候不讓喬治加入,義賣的時候不舍得賣自己心愛的玩具,反而要把喬治最喜歡的恐龍先生捐出去等等。

  周圍人也不完美,豬爸爸很懶惰,說起減肥總是“明天見”,動手能力也不怎么樣,往墻上釘畫把整面墻砸塌了(那集太搞笑了,看了好幾遍),豬爺爺豬奶奶偶爾會拌嘴。

  佩奇最好的朋友小樣蘇西也是實力的插刀派,有一集羚羊老師讓大家表演才藝,佩奇原本想展示跳繩、唱歌或是跳舞,而蘇西前一天晚上看電視忘了準備,結果別人把跳繩唱歌表演完了,蘇西搶在佩奇前面表演了跳舞,讓佩奇沒的可演,最后還說了一句“看電視可不算才藝”。

  那這部動畫片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下面再詳細說說這部動畫片的可貴之處。

首先,“好”的另一面并不一定是“壞”。

  

  《小豬佩奇》里有各種各樣的角色,就連配角的性格也不同,小兔瑞貝卡害羞、小馬佩德羅博學愛耍帥、小狗丹尼活潑、小象艾米麗溫柔、狗爺爺豬爺爺愛互懟、牛先生永遠兢兢業業在為社區服務,職業也涉及了方方面面。

  惟一不存在的便是“壞人”。有一集叫《狐貍弗雷迪》,這個社區都是食草或雜食動物,突然出現了狐貍,我以為會是一個反面人物,結果這只是只會做生意的狐貍罷了。

  國產動畫片會習慣性地設置出對立的角色,比如《喜洋洋和灰太狼》里的羊和狼,《熊出沒》里的兩只熊和砍伐森林的人。

  為什么動畫片里一定要分好壞兩派呢,不能像辯論一樣只是分為正反雙方呢,好像國產動畫面只能靠“好人”和“壞人”來推動情節發展,一旦都是“好人”了,好像就沒有戲劇沖突了似的。但事實并非這樣,《小豬佩奇》每集都有獨立主題,而且都很有意思,和好人的相處也可以擦出火花。

  其實反觀我們真實的生活,我們的一生中到底能遇到幾個像狼和羊這樣對立的時刻啊,大部分的時間我們只是在與不同性格特點的同類相處罷了,那學習這種相處的方法不是對孩子而言更重要嗎。

其次,家庭的正能量對孩子成長太重要了,爭吵和沉默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豬媽媽并不是全職主婦,她也有自己的工作,但她從來不會像“怨婦”一樣抱怨起工作來沒完沒了。

  有一集豬媽媽在家里工作,佩奇和喬治來搗亂,還弄壞了電腦,但她并沒有罵孩子,只是告訴他們不可以這樣。

  轉身就讓豬爸爸來修電腦,自己做飯去了。其實想想也是,當時那種情況大發脾氣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爸爸多才多藝,是跳泥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還會潛水、跳水、滑冰,架子鼓、手風琴,他也是一個上班族,但絕不是現在流行的“隱形爸爸”和“五分鐘爸爸”,他會全身心投入家庭生活,和孩子們在一起玩,承擔了很多的笑點。

  而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非常相愛,外國的家庭是把夫妻關系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豬爸爸會給豬媽媽辦生日會,豬媽媽對豬爸爸總是不吝惜自己的吻,豬爸爸做了傻事,她的批評總帶著寵溺的味道。

  兩人還經常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去過二人世界。父母彼此相愛其實是能給孩子很大安全感的。對于孩子而言,他們長大后也會盡力去延伸這種家庭模式。

第三,《小豬佩奇》里傳達了很多有趣有益的教育方式。

  片中也傳遞了很多好的教育理念,例如豬爸爸豬媽媽永遠在鼓勵自己的孩子。

  第一季第二季喬治的恐龍先生丟了,豬爸爸鼓勵佩奇做偵探幫弟弟找,其實他早就發現恐龍先生掛在樹上,但豬爸爸一直不說,而是引導佩奇自己去發現,并稱贊女兒:“干得好,你真是個出色的偵探!”

  有時候父母不要表現得比孩子聰明,不要好像什么都知道,永遠是權威,而是要找機會讓孩子去“贏”,這才能建立自信。還有學校運動會,佩奇總是得不了第一,爸爸就會對她說重在參與。

  如果換做國產動員片,可能就會演變成父母教孩子不要氣餒,不斷努力,最終得到了冠軍。其實冠軍真的那么重要嗎,我們的生活中能有幾個人總是得冠軍,即便我們很平凡,難道生活就沒意思了嗎。

  相對豬爸爸,豬媽媽更有原則,會給孩子立規矩,但又不會很教條。比如豬媽媽要求佩奇和喬治7點睡覺,但是有一天,佩奇很想看星星,豬爸爸想去豬爺爺家找天文望遠鏡又怕豬媽媽反對,結果豬媽媽說:“或許我們不該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然后一家人去豬爺爺家看星星。

  旁白里說,這是佩奇和喬治第一次在晚上外出。作為孩子,他們一定覺得很新奇很開心,這注定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正是這種偶爾打破規則的小插曲,才會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帶來驚喜。

  佩奇和喬治的互動也很有趣,現在流行的動畫片中其實很少有涉及兄弟姐妹如何相處的。有一集,佩奇和喬治玩捉迷藏,兩個人的智商是不對等的,所以爸爸媽媽會適當地幫助一下喬治,但又不會讓女兒覺得太偏袒弟弟,受到不公平待遇,這是很多二胎家庭需要學習的。

第四,簡單的故事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小豬佩奇》每集只有5分鐘,情節很簡單,但又吸引人。很多時候,國產動畫片都搞錯了方向,總是要費勁巴拉地去構思一個故事,好像必須要遇到什么挫折,最后克服了,才是有意義的。

  其實對于學齡前的孩子,尤其是2、3歲的孩子,他們喜歡更簡單、主線更明朗的故事。

  但是每看完一集,好像孩子又總能記住點什么,比如回收再利用啦、和朋友怎么相處啦、發生了爭吵要如何化解啦、去醫院要遵守什么規矩、配眼鏡、看牙醫是怎么回事。不要生硬地向幼齡的孩子灌輸知識,他們這個年齡應該培養的是對音樂、色彩的審美,《小豬佩奇》恰恰都有。

  《小豬佩奇》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他們一家人活成了我們最希望的樣子——溫和但又有原則的媽媽,耐心又才華橫溢的爸爸,還有一對可愛的兒女。無論我是作為父母一輩亦或子女一代,都覺得這樣的家庭幸福極了。而穩定、安全感和幸福,不就是我們每一個媽媽想給予孩子的關于家的模樣嗎?

  墨寶媽媽團微信公眾號:mobaomamatuan,我們重視0-3歲寶寶的成長發育,有什么想對墨寶媽媽說的,可以留言哦~順便點個贊哦

看文倉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61229/79551.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