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文章列表
索引
為子系統中的一組接口提供一個一致的界面,Facade 模式定義了一個高層接口,這個接口使得這一子系統更加容易使用。
Provide a unified interface to a set of interfaces in a subsystem. Facade defines a higher-level interface that makes the subsystem easier to use.
Facade
- 知道哪些子系統類負責處理請求。
- 將客戶的請求代理給適當的子系統對象。
Subsystem Classes
- 實現子系統的功能。
- 處理由 Facade 對象指派的任務。
- 沒有 Facade 的任何相關信息。
在以下情況下可以使用 Facade 模式:
- 當你要為一個復雜子系統提供一個簡單接口時。
- 客戶程序與抽象類的實現部分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依賴性。
- 當你需要構建一個層次結構的子系統時,使用 Facade 模式定義子系統中每層的入口點。
- 它對客戶屏蔽子系統組件,使用 Facade 的客戶程序不需要直接訪問子系統對象。
- 它實現了子系統與客戶之間的松耦合關系,而子系統內部的功能組件往往是緊耦合的。
- 如果應用需要,它并不限制它們使用子系統類。因此你可以在系統易用性和通用性之間加以選擇。
- Abstract Factory 模式可以與 Facade 模式一起使用以提供一個接口,這一接口可用來以一種子系統獨立的方式創建子系統對象。
- Mediator 模式與 Facade 模式的相似之處是,它抽象了一些已有的類的功能。Mediator 的目的是對同事之間的任意通訊進行抽象,通常集中不屬于任何單個對象的功能。Facade 模式僅對子系統接口進行抽象,并不定義新功能。
- 通常來講,可能僅需要一個 Facade 對象,因此可以用 Singleton 模式定義 Facade。
實現方式(一):用抽象類定義 Facade 而使子類對應于不同的子系統。
將一個系統劃分成若干個子系統有利于降低系統的復雜性。一個常見的設計目標是使子系統間的通信和相互依賴關系達到最小。
大多數模式使用時都會產生更多更小的類。這使得子系統更具可重用性,也更容易對子系統進行定制,但這也給那些不需要定制子系統的用戶帶來一些使用上的困難。
Facade 可以提供一個簡單的缺省視圖,這一視圖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已經足夠,而那些需要更多的可定制性的用戶可以越過 Facade 層。
用抽象類實現 Facade 而它的具體子類對應于不同的子系統實現,這可以進一步降低客戶與子系統的耦合度。
1 namespace FacadePattern.Implementation1 2 { 3 public abstract class Facade 4 { 5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ration(); 6 } 7 8 public class ConcreteFacade : Facade 9 { 10 public override void Operation() 11 { 12 // we could use any factory here 13 // or use IoC here 14 SubsystemClassA subsystemClassA = new SubsystemClassA(); 15 SubsystemClassB subsystemClassB = new SubsystemClassB(); 16 17 subsystemClassA.BehaviorA(); 18 subsystemClassB.BehaviorB(); 19 } 20 } 21 22 public class SubsystemClassA 23 { 24 public void BehaviorA() 25 { 26 // do something 27 } 28 } 29 30 public class SubsystemClassB 31 { 32 public void BehaviorB() 33 { 34 // do something 35 } 36 } 37 38 public class Client 39 { 40 public void TestCase1() 41 { 42 Facade facade = new ConcreteFacade(); 43 facade.Operation(); 44 } 45 } 46 }
《設計模式之美》為 Dennis Gao 發布于博客園的系列文章,任何未經作者本人同意的人為或爬蟲轉載均為耍流氓。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