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變成你未來的財富

-1-

從大一開始便嚷嚷著要自給自足,到了大三終于勉強實現。看看每個月的賬單,花銷如流水,不管掙多掙少,每月都是標準的月光族。理財,已經成為自己近期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有不少朋友可能會嘲笑道,理財?每月能養活自己就差不多了,哪有什么閑錢去理財。理財都是有錢人才去思考的問題,誠然,理財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但遠沒有你想的那么高不可攀,甚至僅需要你從記錄日常花銷開始,了解自己的金錢去向,給消費歸類。

一直以來,我其實對理財都不太感冒,賬單斷斷續續,想起來了記上一筆,想不起來就擱置一旁,甚至一個月都沒有碰過。

但最近讓我重新燃起記賬習慣,決定學習必要理財知識的斗志正是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支付寶賬單。一年的時間,沒有任何金融產品上的個人投資,但年底看支付寶理財收益卻有80多元,就是每天支付寶的活期利息,日積月累,積沙成塔,每天幾毛,365天后利息夠我下一頓館子。也因此,我對理財的興趣算是被完全喚醒。

-2-

雙十一買了一堆書,也有幾本關于理財的,趁閑暇時間看完了由日本作家野口真人所寫的《學會花錢》,書的副標題就是我本文的標題: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變成你未來的財富。作者是著名的MBA導師,先后在瑞惠銀行、摩根大通、高盛任職,關于理財的專業知識可謂輕車熟路,造詣頗深。但書中所闡釋的理財知識卻通俗易懂,大道至簡,很適合理財小白去閱讀。

在書的預言中作者引用了比爾蓋茨的一句話: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

大家都吐槽掙錢難,可是花錢就容易嗎?當然,我這里所說的花錢可不是簡單的把錢花出去,而是如何正確地花每一筆錢,好鋼用在刀刃上,關于花錢,可是大有學問。

我們每一天都在不停地消費,吃飯需要花錢,開車乘坐交通工具都居然不停地消耗金錢,但是你知道自己每一次花錢的決策機制是什么嗎?

花錢的決策機制就是我們的效用判斷能力,當我們覺得自己所購買的商品低于我們心目中的價格便會覺得無所超值,更愿意去消費,反之,則不愿意消費。不同的人心里的效用價值不同,同樣的產品,有人覺得很值有人就覺得不值。

如何理性地判斷便是關鍵。當然,再理性的結果也是和購買者本人實際情況有關,這里面包括很多影響因素,最終的結果還是會有所不同。

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變成你未來的財富

-3-

但是,我們能從這本書學到什么?什么現金流,折現率,投資組合,期權都不是我想分享的,今天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是《學會花錢》這本書在第一章給我們的建議——把錢包分成三份。分別是“消費”、“投資”和“投機”。

“消費”指為了滿足欲望而消耗資產、服務(商品)的行為。

“投資”指為了增加將來的資本(生產能力),而投入現有資本的活動。

“投機”指的是做好會虧損的準備,挑戰一下,看是否能夠獲得比付出的金錢更多的回報。

簡單的舉個例子,就以我1月份截止到目前半個月的賬單來分析。

居家物業:幫家里交電費500元,購買日常用品口罩128元。

食品酒水:一日三餐加水果887.7元。

人情往來:元旦的時候給朋友、家人發紅包303.4元。

休閑娛樂:看電影66元。

學習進修:買艾力新書20元,報名課程99元。

其他:137.5元,其中路過家樂福門口的彩票站,購買彩票4元。

這是一個基本的賬單,簡單算一下,居家物品、食品酒水、休閑娛樂都是目前的消費,為了滿足生存需求,精神欲望的消耗。

人情往來也可以算作消費,也可以歸為投資,具體怎樣衡量因人而異。學習進修的119元是我本月的投資,買書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新知識,報名課程也是希望可以掌握更實用的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里面的彩票4元,就是一次投機行為,不過,這次投機又失敗了。

-4-

如同時間管理從記錄時間的流逝開始,理財也應該從記錄金錢的去向著手。下載一個簡單的記賬APP,或者購買一個記賬的小本子,按照“消費”、“投資”、“投資”的分類記下每一筆花銷。

每月做一次簡單的梳理總結,看看消費支出的占比是否過高,再仔細核實其中的產品是否有非理性消費的結果,減少該類金錢的流逝就是存錢的最好捷徑!就如雙十一,剁手后有多少是后悔購買的?一旦后悔又有多少人選擇退貨去及時地止損呢?相比賺錢,及時止損也是我們理財課程中重要的一環。

接下來再看看自己的投資賬單,如果當月你發現自己投資一欄低于月消費的10%,甚至為零的時候,你就需要有一種危機意識,暗示自己該適當加大對自己的投資了!

都說,最好的理財就是投資自己,你連投資自己都不舍得花錢,又憑什么要別人支付你高昂的報酬呢?身邊有不少朋友抱怨單位給的工資少,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作者在《學會花錢》這本書中也描述了職場中的報酬現象,在一般的企業里,工資與掙錢能力的關系是:新入職的時候,工資高于賺錢能力;成為中堅職員之后,情況就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接近退休時,工資再一次高于賺錢的能力。

這給我們帶來什么提醒呢?答案就是如果將初期得到的工資進行再投資,我們獲得的收益將是最大的。而在青年的時候,不舍得投資自己造成的損失也是最大的,短期來看,我們可能存下了一筆錢,但是長期來看,我們損失的將是投資自己后的技能提升。

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變成你未來的財富

-5-

舉個例子——閱讀。如今,真正看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我這里說的看書,是真的靜下心去閱讀,而且付諸實踐的。新世相的丟書活動,朋友圈里曬照的人不少,拿回家真正閱讀的又有多少?

不少人對看書這樣的行為不以為然,覺得是浪費青春,因為,看一本書就目前來說還不如他出門送幾趟外賣賺得錢多。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窮人思維所造成的的眼界短淺。

話題說回工資的問題,其實公司給予我們的報酬機制很簡單,就是你能為公司創造多大的價值。如果你能給公司創造足夠多的現金流,公司怎會舍得讓你離開?當然,這里所說的現金流是指,在同等工資水平上,你能比其他人多出的那部分。你申請加薪的底氣也來源于此!

如果你沒這個實力,你現在的工資不過是行業內的正常價格,沒什么抱怨。想要更高的工資,提升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才是核心。

不會背叛我們的財產只有自己的技能。理財,從記賬開始,投資自己,從加大“投資”占比開始,愿你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70124/9458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