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各位高考生和考生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發現有些高校雖然不是985工程院校,但是其某一專業卻長期占據著行業龍頭的地位。提起高校名字可能不會被大家熟知,但是卻有著真正的實力。這些大學可以說相對低調,不求功名,只是踏踏實實的靠實力培養國家棟梁,稱得上是“內外兼修”。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這樣的大學都有哪些,希望能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給各位考生和爸爸媽媽們一些參考。
氣象龍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稱南信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海洋、信息、環境、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部共建高校。學校內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臺,與中央氣象臺同等級硬件水平。擁有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聯合實驗室和氣候與氣象災害協同創新中心,是新中國第一所氣象高等學府,素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始于1960年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前身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和國家海洋局四方共建的省重點建設大學。大氣學科全國第一,就業率也很可觀。
2016全國大學排名武書連版本108,校友會版本214反差較大,武書連版本重視學校規模科研成果發表論文數量所以排名較高,校友會版本更看重社會影響力名氣所以排名較后。是一所實力大于名氣的一本院校。
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并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云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199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由于特殊的建校背景,使學校聚法學之名流,納實務之精英,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老牌法學院校出身,底子扎實。現在西政偏向學術研究,得到政府認可度高,擁有兩大國家級重點學科,一是訴訟法,二是經濟法。在重慶,西政幾乎盤踞了整個江山。此外,廣東也是西政一大據點,在這兩地校友遍布。
以李昌麒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改革發展成果分享法律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A級),是重慶市高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的突破;省部級項目627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3項;橫向課題353項,大型國際合作項目25項等。學校教師多次應邀為中央、地方黨政部門領導授課,受托參與150余部法律、法規的立法及修訂工作。
有句話叫“法學江山半出西政”,這個說的是恢復高考初的那一屆,即78級,被稱作“78級神話”。西政78級校友,不是名動四方的法學大家,就是權傾天下的一方大吏,幾乎占據了法學界的半壁江山。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也是78級校友之一。
公路交通專業老大——長安大學
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與原西安工程學院、原西北建筑工程學院三所部屬高校合并組建并更名為長安大學。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陜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高校,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2014年校友會排名是全國第43位。
“十一五”期間,科技創新能力快速增強,承擔了包括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國土資源調查項目在內的科研項目3800余項,七年總額突破29億元。獲得國家專利370項,發表學術論文9900余篇,SCI、EI、ISTP收錄論文2700余篇。2006年以來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51項。
長安大學以公路交通、汽車制造專業聞名,是不錯的工程師搖籃。教學經驗很豐富,實習機會很多。重點學科在同等級高校里發展更為成熟。專業與工作對口,招聘便利。中鐵、中建這些集團都與長安大學保持著密切的來往。
通信工程王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idian University)簡稱“西電”或“西軍電”,是中央部屬高校,直屬教育部,工信部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大學之一。我國最早的2所國防工業重點軍校之一(哈軍工、西軍電并稱),中國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中國雷達、信息論、密碼學、電子對抗、微波天線等學科的發源地。學校電子信息特色鮮明、優勢顯著,為民族電子工業的創建和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是中國電子信息領域、郵電領域唯一的“2011計劃”牽頭高校。建校80余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20萬電子信息領域的高級人才,產生了120多位解放軍將軍,成長起了17位兩院院士(其中恢復高考以來畢業生中有9位當選兩院院士),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西電的王牌專業,很多人將西電的通信工程作為首選。而西電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也都是非常不錯的學科。畢業生也有許多向互聯網方向發展。
西電培養出了非常多的優秀人才,較知名的校友有嫦娥計劃五個總工程師有三個是西電的,包括“天宮一號”總設計師、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李默芳;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董事局主席柳傳志等。
紡織行業的龍頭老大——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原名中國紡織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和紡織業人才搖籃,在國內可謂一枝獨秀,在國際上更是聲名遠播,截止2014年,學校與世界100多所高校、研究機構及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學校的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不僅是國家一級學科的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組織的歷次一級學科評估中均名列該學科第一,在最近一次的評估中更以98分的高分領先第二名25分;紡織學科擁有的國家級、省部級學科基地覆蓋整個紡織產業鏈……
電力行業翹楚——華北電力大學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與國家電網等七家電力央企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華北電力大學等九家單位組成的華北電力大學理事會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已經成為大學與社會的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和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
學生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電子設計大賽等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國家各類獎項190項,省部級各類獎項212項。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6%以上。
水利行業的龍頭老大——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是以水利為特色的百年名校,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學科綜合實力處于全國領先位置,水利工程學科總體實力最強,支撐及相關學科門類眾多。截至2014年8月,河海大學承擔了一大批國家層面重點、重大研究計劃和重點、重大工程科研項目。三峽、南水北調、小浪底、長江口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灘、溪洛渡、龍灘等重大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南京地鐵、滬寧高速公路、廣東汕汾高速公路、南京長江二橋、潤揚長江大橋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項目。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東方康奈爾——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是“交通大學”兩大最早源頭之一,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以“唐山交通大學”之名享譽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稱。國家重點學科有交通運輸工程和機械工程,作為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進程中最為重要、影響最大的一所高等學府,西南交通大學有力支撐了中國軌道交通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中國軌道交通發展史上的無數個“中國第一”、“世界第一”誕生自西南交通大學。
為祖國交通行業培育的人才更是數不勝數。在120年的辦學歷程中,有59位海內外院士、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21位全國工程設計大師從學校走出。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是學校畢業生的卓越代表,他長期在校任教并先后4次出任母校校長。
中國金融人才庫——西南財大
西南財經大學(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金融學為重點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培養出了許多黨政、工商界以及金融界人才。
學校有4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包括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
在學校辦學歷程中,胡適、周有光、錢鐘書、徐志摩、葉圣陶、謝霖、陳豹隱等大師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遠謀、劉洪康、楊佑之、湯象龍、王叔云、劉詩白、曾康霖等經濟學家于此傳道授業。
亞洲糧院——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位于全國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鄭州市。河南工業大學的前身中央糧食干部學校,是經國務院批準在1956 年創建的全國唯一一所糧食工程類大學,她是亞洲惟一的一所培養糧油食品工業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專門人才的最高學府,是糧食行業里的“黃埔軍校”。
國家糧食局糧油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設在這個省屬高校。目前,全國約70%的大中型小麥加工企業、50%的植物油加工企業、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業采用了學校提供的技術。國家投資337億元的國家儲備及物流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全部采用該校儲藏工藝;同時,學校還承擔了該項目1/3工程設計任務。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105/8173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