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家庭保健中,熱敷占據了不小的〝領地〞。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肚子痛,使用熱水袋暖暖肚子;落枕了,用毛巾熱敷脖子……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中醫認為:〝寒則收引,寒者,熱之〞;〝不通則痛〞。寒邪客于經脈、臟腑、四肢百骸之中,輕則不適,重則病至,熱敷則是非常好的輔助治療方法,被廣泛用于醫學。
那么熱敷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
熱敷主要作用是溫經活絡、消炎散寒、緩解疼痛。一般由風邪、寒邪、氣滯、血瘀、寒濕等引起的〝寒〞、〝痛〞、〝不通〞等輕微癥狀或疾病均可以使用熱敷的方式作為治療或輔助治療,包括痛經、落枕、頸椎病、腰腿疼痛、骨關節痛、神經痛、胃脘痛、腹痛、腹脹、腹瀉、肌肉酸痛、緩解疲勞、四肢欠溫或畏寒等等。
現代醫學也認為,熱敷有升高患部溫度,使皮下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局部組織新陳代謝等作用,因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下面介紹2款簡單、易操作的熱敷方法,快試試吧!
其實熱敷方法多種多樣,簡單說可以用熱毛巾、熱水袋。或者也可以使用鹽、中藥熱敷。另外也可以采用具有加熱作用的治療儀器及熱敷袋、熱敷墊等等。
一、鹽包熱敷
鹽不僅是調味品,用粗鹽熱敷還能使溫熱滲透體內,將體內的病氣、寒氣逼出來。
因為海鹽是以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等多種成分組成,加熱后可以刺激和促進皮脂腺的分泌,排出體內的廢物和多余的水分。促進腸道蠕動,并緩解組織粘連,還能改善局部營養。
對于一些與骨關節相關的病癥,如風、寒、濕、痹、痛等,用粗鹽熱敷法,都能起到一定的祛風散寒的作用。
制作鹽包的方法:
鹽包可以用麻布或粗布(勿用化纖織品)縫制而成,一般30×20厘米左右,縫死三面,一面不縫,好裝鹽,不縫的一面留長一點,利于反折防止鹽散出,內裝粗鹽。
每次使用前,可用微波爐高火加熱4~5分鐘,如果鹽包比較干燥,可以在外袋表面先拍少許水,然后再加熱,防止袋子被燒壞;也可將粗鹽倒在鍋中熱炒。
每天敷兩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敷20~30分鐘。

吳茱萸,其性熱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之功。(網絡圖片)
二、吳茱萸藥包熱敷
吳茱萸,其性熱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之功,用于治療肝胃虛寒、陰濁上逆所致的頭痛或胃脘疼痛等癥。
《神農本草經疏》曰:〝吳茱萸,辛溫暖脾胃而散寒邪,則中自溫、氣自下,而諸證悉除〞。
茱萸有抗菌效果,可部分或間接地抑制炎癥細胞因子。熱敷可提高患者血清胃動素含量,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
吳茱萸還含有揮發油,通過皮膚吸收后,可以刺激穴位和經絡,直達病所。
制作藥包的方法:
取吳茱萸250g裝入布袋中,然后放人微波爐專用碗,中高火加熱3分鐘,至吳茱萸顏色轉為咖啡色,外殼稍張開,并散發出芳香氣味。每次20~30分鐘,每日2次。
熱敷的注意事項:
1、老年人,及有癱疾、糖尿病、腎炎等血液循環不好或感覺不靈敏的病人,使用熱敷時,應隨時檢查局部皮膚的變化,如發紅起泡時,應立即停止。
2、患有心臟病及高血壓者,如欲于左肩及頸的位置使用熱敷,應先請教醫生或物理治療師。
3、外敷時注意溫度控制避免燙傷,可在袋下墊上毛巾,不太燙時再撤走。袋上要蓋些東西,以防散熱太快。并注意觀察皮膚有無不適。
如果熱敷出現燙傷情況,可外用燙傷膏,并停止熱敷,嚴重的應及時到醫院處理,避免感染發生。
4、運動損傷早期,因熱敷會使毛細血管擴張,使出血增加。所以要先冷敷或冰敷,24小時內不能熱敷。但是在受傷24小時后熱敷,可以加速血液循環,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5、為達到最好療效,熱敷袋使用一段時間后應更新。
6、當熱敷部位有破損等〝開放性傷口〞時,不可進行熱敷。
7、要想達到保健養生的作用,熱敷治療需要長期堅持。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115/88074.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