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自從2008年大數據概念誕生伊始,關于大數據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一直在持續推進。在中國,大數據產業歷經幾年積累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尤其在一系列政策和規劃的指
自從2008年大數據概念誕生伊始,關于大數據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一直在持續推進。在中國,大數據產業歷經幾年積累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尤其在一系列政策和規劃的指引下,大數據的應用已經漸入佳境。
日前,《“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指出,落實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大數據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公開共享和應用拓展,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強化安全保障,推動相關產業創新發展。同時,就大數據的應用,《規劃》也提出,發展大數據在工業、農業農村、創業創新、促進就業等領域的應用,促進數據服務業創新,推動數據探礦、數據化學、數據材料、數據制藥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應該說,從2015年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開始,大數據就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經過2016年的蓬勃發展之后,2017年有望更多行業深入應用。
為什么說2016年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
日前,有機構預測,未來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將超過50%,到2020年中國的數據總量將占全球數據總量的20%,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和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萬億元。
大數據產業持續高增長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一產業中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10月底,2016年中國大數據行業有184家企業獲得投融資。如今,在大數據行業中,大數據的創業企業也逐漸分化。
按照專注領域分,大數據企業可以分為:金融、輿情、電商、營銷等不同領域的大數據企業;按照專注技術不同,大數據企業又分為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多個專業領域的企業。
除此之外,在2016年的大數據領域,大數據始終與另外一項技術密切相連——云計算。在某種程度上講,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得益于云計算的日趨成熟。縱觀云計算的行業巨頭2016年的布局可以發現,大數據往往與云計算相伴而生。
阿里云在今年年初發布全球首個一站式大數據平臺“數加”之后,開始推動“普惠大數據”的理想。而在隨后的戰略布局中,不管是與杭州市政府共建智慧城市,還是與東莞市政府開展電子商務建設,大數據和云計算一直緊密聯系在一起。騰訊云、百度云等互聯網背景的云計算企業,以及華為、浪潮、聯想等企業都在推動云計算戰略布局的同時,開展大數據應用的探索。
在產業層面,數字化轉型可以說是2016年的一大關鍵詞,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IT巨頭,都在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其中,大數據的應用可謂是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基礎,如果說云計算幫助企業構建起數字化轉型的IT基礎架構,那么大數據則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
在技術層面,VR、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對于大數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與此同時,它們也在反過來推動大數據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2017年大數據又將有哪些新趨勢?
過去,大數據的應用著重集中在金融、電信、地質勘探、天氣預報等領域,但在2017年,大數據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將逐漸加強:大數據與信息、生物、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將帶動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大數據的應用所帶來的價值已經開始顯現:高德通過云計算與大數據平臺的應用,將服務可用性提高了5倍,并建立面向車輛的自學習平臺及實時信息發布平臺,打造更智能的交通出行服務;阿里云推出AliLaunch計劃,助力全球用戶拓展大數據應用創新提供全面服務。應該說,在大數據的行業縱深應用方面,中國更加重視實際應用和行業經驗的重要性。
除了行業的深入應用,大數據與其他新興技術的融合也將進一步加強。比如,通過將數據分析業務遷移到云端可以加速企業采用最新的技術能力,并實現數據資源到行動計劃的快速轉變;而數據可視化技術則讓隱藏在大數據資源背后的真相呈現在眾人面前;大數據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也將深層融合;不僅如此,作為大數據技術自身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質量控制、數據準備、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整合等的融合也會進一步加強。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全球數據量的持續增加,數據作為一種資產將成為人們的共識,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也將進入新的階段,尤其在云計算日趨普及,人工智能、物聯網方興未艾之際,大數據有望成為繼云計算之后最火的領域之一。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科技業的技術發展路徑已經越來越清晰。
本文為科技新媒體“常言道”(微信公眾號: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彥。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作者及來源。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107/83178.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