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很匆忙的20年。
過去的20年里,中國和中國人都在變得和以前很不一樣。如果拋開那些宏大敘事,就從我們保留下的文字、影像、聲音和數據來觀察,可以用四組詞匯,八個詞語來描述過去20年的中國人:上升與焦慮、緊致與慢享、主體意識與犬儒主義、智能與異化。
第一組詞匯:上升與焦慮
過去的20年,中國人經歷了三場革命:網絡、手機和汽車,這三場革命使這20年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每個時代。它們顛覆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思維和行為,人們的社交、消費、知識成長、公民參與、生活半徑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品質在迅速提升,生活樂趣在大量增加。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縮短。
但幾乎與此同時,由于過度的信任及建立在信任之上的過度依賴,人們與網絡、手機和汽車的關系就發生了變化,我們將這一變化稱之為異化。異化其實是一個物理學現象,但我們將它運用到這里。人與網絡、手機、汽車等事物之間的地位發生了顛倒,盡管我們依然從中獲益,但支配權發生了變化,不是人在支配它們,而是它們在控制著人。我們失去了生活的主動權,越陷越深,并且目前還沒有出現有力的反思和變革。
(本文來源 零點研究咨詢)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8332.html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