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雖然是非處方藥,可以自己就在藥房買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用,因為無論是中成藥所治療的疾病,還是中成藥本身,都有寒、熱之別,在服用中成藥之前,分清藥物的寒與熱是最基本的。
可以從藥物名稱上下手:
一般有“清熱”“清火”乃至有“清偏涼偏寒
而有“溫補偏溫滋補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最常用的“感冒清熱沖劑”,就是個起反了名字的藥,這個藥實際上是溫性的,治療因為受寒引起的感冒,一般癥狀是:渾身怕冷酸疼,沒汗,鼻流清涕,而且嗓子不疼,不紅腫,如果你按它的“清熱”意思當涼性的藥物吃,那就吃反了。
辨別感冒屬寒屬熱有個訣竅,感冒同時有嗓子疼的,一般都是熱性的,這個時候至少不能吃“感冒清熱沖劑”,而應該吃“雙黃連”“銀翹解毒丸”之類。
這就牽扯到怎么看中成藥說明書的問題,看的重點是說明書上“用于……引起的……”那一句話,而不是只看它治療的癥狀,因為同樣的癥狀,但可以是因為不同原因引起的,中藥治療的多是原因,癥狀只會藥物中兼顧到,這也是中醫治本的宗旨所在。

"用于……"后邊的話,往往確定了病性和藥性,比如:“用于中氣不足引起的……“就說明是補藥,因為中氣不足是因為氣虛,這個藥肯定是補氣的。要是“用于肝郁氣滯引起的……”就是個疏肝藥,雖然這兩個藥物后邊的癥狀可能都是胃疼,但引起胃疼的原因不同,一個是因為中氣不足,一個是因為肝郁,前者是補的,后者是疏泄的,不能吃反了,如果是氣虛的人吃了疏肝的,可能會加重氣虛,如果是肝郁的吃了補氣的,會增加郁滯。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303/10941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