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培飛思維數學老師這樣說

中國傳媒網n... 11-02 17:20

高斯說:數學是科學之王。

米斯拉說:數學是人類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哈爾莫斯說:數學是一種別具匠心的藝術。

德摩說:數學發明創造的動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發揮。

倫琴:第一是數學,第二是數學,第三是數學。

……

雖然有這么多思維大家發出智慧之言,但是回顧我們自己的幼兒階段,發現數學啟蒙幾乎就是空白,而在我們的學生時期,更是對數學充滿著“厭惡之情”。直到我們自己長大成人,為人父母,依舊會對數學思維視而不見,習慣性的忽略孩子的數學啟蒙。

但是孩子一到大班,面臨幼升小,有些家長忽然醒悟過來,乖乖!孩子馬上讀小學,聽說要熟練掌握50以內加減法,聽說還要了解數理邏輯!怎么會這樣?!這時候家長就會開始分流,一部分家長進入雞血狀態,開始給孩子找各種補習機構,或者去上奧數班,還有一部分家長放任自流,繼續貫徹在以放任為指導理念下的家庭愉快教育,于是孩子在毫無基礎經驗的情況下,直接面對小學的數學學習,家長猝不及防,孩子也面臨很大學習挑戰。不少孩子到小學三年級后,數學學習非常的困難和辛苦,公式應用僵硬,思路不靈活,應用題不理解,非常苦惱。究其原因就是早期的數學經驗習得不夠充分,數學思維沒有建立。

這兩年,由于對兒童數學思維啟蒙的誤解,催生的“雞血家長”不在少數,最極端的例子是小班就幫孩子把小學奧數班給報好了,以免孩子之后排不上號,所以家長不明白正確的教育理念,就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那是什么阻礙了我們對孩子進行數學思維的啟蒙呢?

PlayMath培飛思維數學的老師指出,最基本的原因在于:

1、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得孩子在數學啟蒙時缺少必須的操作和應用,

2、注重知識認知,輕視過程認知的觀念阻礙了孩子建立對數學興趣。

3、過早進入抽象領域,忽視早期思維建構,人為造成難度。

這里所說的“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不僅僅指學校教育,而是包括家長在內的社會性普遍教學認知,都是以知識教育為主的認識結構。舉一個栗子: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一些家長,非常有耐心的教孩子:“1加3等于幾啊?2加2等于幾啊?”然后孩子不能掌握的時候,家長就常常會說:“怎么回事?教了這么多遍還是記不住?”這就是很典型的灌輸教學法,很多時候孩子是用記憶的方式來學習應當運用思維來學習的內容,也就是俗稱的死記硬背。

那到底怎樣的數學啟蒙方式才是合適的呢?

“其實,隨著大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研發的不斷深入,孩子學習數學,已不再是單純的課堂填鴨式教學。具有前瞻意識、寓教于樂的數學游戲式教學,已經滲透入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作為一種媒介,游戲能夠吸引著孩子,并幫助他們應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和能力。有專家證實,如果允許孩子動手參與游戲,他們就更樂于思考、創造,學習熱情和效率也大大增加。”PlayMath培飛思維數學的老師表示。

在PlayMath培飛思維數學館中,我們看不見傳統的考卷習題,卻有著一盒盒設計巧妙,質地精良的教具,一套套巧思妙想,包含智慧的游戲方案,以及機智風趣的指導老師。

與傳統數學相比,PlayMath培飛思維數學絲毫沒有傳統教學中常見的抽象講解、枯燥灌輸和大量刷題現象。通過教具和課程結合,突出學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訓練,讓孩子在游戲中自我構建知識,在老師的有效點撥下領悟思維的訣竅,孩子很容易掌握那些通過紙筆較難理解的概念與原理,特別適合3-8歲數學啟蒙期的孩子。

PlayMath的教學特色在于:首先非常好玩,其次通過實物教具幫助孩子內建數學模型,并且通過對戰游戲使得孩子的思維過程呈現清晰、可視化的效果,非常適合孩子學習和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不但能夠解決了“孩子太小無法集中精力進行枯燥的數學學習”的問題,更幫助孩子培養了創造思考能力、空間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等綜合能力,對孩子的專注力、意志力以及抗挫折能力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孩子之后進入小學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也為奧數學習建立基礎的思維能力。

以下是幾個中班孩子玩的游戲,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培飛是怎樣運用教具進行數學啟蒙的。

比如在學習、7、8、9這個幾個數字的過程中,培飛會給出很多不同類型的數字表征卡片,包括阿拉伯數字符號,中文大寫(原文是英文),各種食物數量的卡片,手勢卡片,玩具卡片,點子卡片等等,用來給孩子進行配對游戲,這樣一次性大量的增加孩子數量對應的經驗,也拓展了認知的多元化,孩子玩的不亦樂乎。

再比如孩子在學習10以內數字大小的過程中,培飛的老師會使用以下的計算板,隨機排列1-9的白色卡牌,然后用讓孩子一人持黃色卡牌,另一人持橙色卡牌,兩方進行競技對戰。孩子對這種游戲熱情很高,這個是非常符合最新的認知研究成果,即競技性游戲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態度,讓孩子更投入的進行學習。

在游戲中,孩子只能縱向或者橫向移動自己的顏色卡牌,并根據對方和自己雙方的顏色卡牌交叉點尋找其中最大的數字,這樣在這個游戲中至少使孩子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提升:

1、橫縱向的觀察能力;

2、10以內的數字大小;

表格的基本認知;

移動顏色卡牌的策略性;

空間坐標定位的能力等等

最后,培飛在給孩子進行立體圖形建構的時候,會用到這樣的教具——

這套立體圖形教具分四個部分,原木色是一比一的立體圖形,綠色是原木色的一半,藍色是綠色的四等分,橙色部分是綠色的不規則分。

活動中,老師會讓孩子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用提問孩子引導思考并區分立體圖形的不同,了解什么是棱柱,這么是椎體,什么是頂點,什么是底面。再來觀察這些積木中那些可以滾動,哪些頂部是平面的呢,哪些積木可以疊起來,在腦中建立立體圖形概念。

還會帶領孩子進行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轉換游戲,同時引導孩子進行空間方位的描述,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圖形空間構成,比如誰在誰的上方,左邊右邊等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由數學衍生出來的眾多思維策略,能提供不同的思考路徑和解決模式來幫助我們解決現實困難,正如高斯說:“我需要的是想法,不是符號。”數學是人類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但是數學思維的建立不能從做題開始,而要從建構和操作中入手,從實際的動手經驗中升華。

孩子3歲以后,就慢慢開始從具體事物中學習數學基礎概念,這時的孩子,主要是大腦前額葉的發展期,建立的是:記憶、判斷、分析、思考、操作等能力,這些能力跟孩子后期真正進入數學學習是息息相關的,這個階段孩子最好的學習就是各種操作性智力游戲,這樣他們的數學經驗才能得到足夠的積累。

兒童期是人類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是基礎中的基礎,如果孩子缺失足夠的經驗和引導,沒有做好過渡工作,未來孩子進入抽象的符號世界,就會很苦惱。而小學以后的學習方式都是抽象的聽、說、讀、寫,和幼年相比難度跨度大,形式變化也很多,那么在學習上,孩子就會容易產生挫敗感,進而使得信心受損,嚴重的更有可能會導致厭學。

所以在孩子的早期,足夠的數學經驗積累,并保持對數學探索的興趣至關重要。“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讓我們陪伴孩子一起在數學和思維的世界中暢游,讓數學思維成為孩子們騰飛的最強助力!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116/8847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