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錢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杭州時所作,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下面我們來看看《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內容,《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翻譯及賞析。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內容、翻譯及賞析

  白居易的七律《錢塘湖春行》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這首詩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蕩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

  錢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的翻譯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陽光溫暖的樹木上棲息,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杭州時所作,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下面我們來看看《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內容,《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翻譯及賞析。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內容、翻譯及賞析

  2、《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賞析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

  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

  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

  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

  “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

  “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

《錢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杭州時所作,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下面我們來看看《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內容,《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翻譯及賞析。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內容、翻譯及賞析

  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

  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這兩聯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

  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于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

  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

  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

以上是用戶分享關于《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詩詞的內容、翻譯及賞析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了,感謝您對就愛閱讀的支持!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311/11906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