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誕生不過59年的國家,為什么神奇般地能從一個農業國家快速變身為現代化科技強國?一個人口不足700萬的國家,為什么神奇般地能在炮火和戰爭的陰影中實現人均GDP 18000美金的經濟奇跡?一個除了沙子、除了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外幾乎一無所有的彈丸小國,為什么神奇般地能加入到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在世界經濟論壇國家排名中遙遙領先?神奇的猶太民族和謎一般的以色列國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
一、以色列奇跡
他們在經歷了兩千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后,終于回到了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家園——以色列國:沒有哪個民族能在國家滅亡兩千年之后復國,然而猶太人做到了!
猶太人的語言最初是希伯萊語。這種古老的圣經語言在猶太人流散時期曾經死亡。但是,二十世紀初,在猶太人民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希伯萊語奇跡般地復活了,在以色列全國普遍使用:沒有哪種語言能在消亡兩千年之后重獲新生,但是希伯萊語復興了!
以色列自從立國時起就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它和世界上猶太人最多的國家——美國有著異乎尋常的密切關系。在以色列可以看到很多美國政治經濟制度的影子。
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后不到24個小時,就遭到了五個阿拉伯國家: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正規軍的聯合進攻。以色列神奇的頂住了這場滅頂之災,這場戰爭近奪去了這個小國6000人的生命,是以色列公民的百分之一。
以色列的核武器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到了60年代末,人們就猜測以色列已成為世界上的第6個核大國,具備了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以色列在核武器問題上一直采取含糊其辭的態度,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認其擁有核武器。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權威專家估計,以色列目前庫存的核武器絕不是人們估計的100枚至200枚,實際上多達300到400枚以上。這也可稱得上奇跡了。
惡劣的周邊關系,頻頻爆發的戰爭,促使以色列人研制尖端軍事技術。空中加油機和空中預警機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作用,他們把從美國購買的預警機系統吃透后,以美國技術為基礎,融合本國技術,創造出了有本國特色的“費爾康”預警機系統,并以其獨特的性能在國際軍火貿易中贏得了名聲。
冷戰時期,西方搞了個“巴黎統籌”,相當多的敏感技術對我國是嚴禁出口的。那是一道鐵幕,但有沒有縫呢?且不論我軍戰機和潛艇、今天看來同以色列的是如何相似;就說一個防彈衣吧,八十年代,以色列率先發明紡織纖維防彈衣,而我國還停留在綴墊鋼片階段;很明顯的一項軍用技術,“巴黎統籌”盯得緊,而我國警方迫切需要,于是奇跡出現了,中國經過與以色列秘密接觸,“自行”研制出了紡織纖維防彈衣!就是現在穿在我國160萬武警身上的那種。
以色列國土面積小也就罷了,糟糕的是國土資源質量也不高。他們沒有阿拉伯鄰國引以自豪的石油,卻有一半以上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區。一無所有的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能夠開發的資源只有國民的頭腦。
他們復國還沒成功,誕生過諾貝爾獎得主的希伯來大學就已經建成。他們對教育的投入是驚人的。以色列人投資子女教育的熱情絲毫不遜于今天的中國人。以色列每1萬人中就有140名受過高等教育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個比例是美國和日本的兩倍,全球各國沒有能出其右者。
以色列人發明了諸多顛覆性的技術:給電信運營商帶來巨大挑戰的網絡電話VoIP技術;改變人們溝通方式的ICQ;提升無線計算能力的奔騰和迅馳芯片;豐富網絡運用的Comverse的語音郵件……
一個除了沙子、除了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外幾乎一無所有的彈丸小國,建國僅僅59年的國家就變得政治民主,科技發達,人民富裕,社會文明,人均GDP18000美元,成為亞洲繼日本、新加坡之后第三個“發達國家”。(2005年后發達國家的標準為: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
于此相反,以色列的對手——中東阿拉伯世界,被稱為漂浮在石油的國家,卻政治落后,科技糟糕,社會腐敗,僅僅舉出國王世襲、婦女出外必須蒙面、男女私通(自由戀愛)要判死刑、男子多妻、強烈的宗教信仰……就夠了。
二、猶太人復國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從公元前1200年開始,一系列的猶太人王朝在這一地區存在了超過一千余年。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這一地區逐漸衰落并遭驅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規模起義遭到鎮壓后,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這一地區,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企圖抹滅猶太人千年來與這片土地相連的痕跡。雖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猶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公元638年,穆斯林從拜占庭帝國奪取了該地區的控制權,之后數個穆斯林國家統治過這個地區;包括了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間由馬木魯克統治,接著在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
在英國委托統治即將結束,在以色列建國前夕、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領導集團經過反復磋商、淡化了他們一貫標榜的民主社會主義色彩,選擇了親西方的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道路,選擇了美國作為本國在國際舞臺上最親密的伙伴。但他們同時實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盡可能爭取合作伙伴,爭取盡可能多的國家承認他們。他們巧妙的外交政策,立竿見影,收到了宣布建國三天之內得到美國和蘇聯都宣稱承認以色列的效果,堪稱奇跡!
極力游說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社團、成功地爭取到美國猶太社團的資助和支持,是以色列得以成功立國的一個重要保證。20世紀40年代,美國有一個龐大的猶太社團,他們在金融、科技、教育各個領域中均有很大勢力,對美國政府的政策走向也很有影響力。最初,美國猶太人對重建猶太國家并無熱情,納粹德國對歐洲猶太人進行血腥屠殺后,情況發生了變化:美國猶太人不僅捐款出資,還到政府游說,成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強有力的支柱。當時美國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導人內厄梅·戈德曼和邁耶·威斯加爾于1942年5月組織了有603名代表出席的首屆美國猶太復國者全國代表會議。會議通過了著名的比爾特摩綱領。比爾特摩綱領首次明確宣布了猶太民族的“最后目標”就是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從此,重建猶太國家的必要性成為美國猶太社團的共識,并予以支持。散居世界各地猶太人的支持,特別是定居在美國的猶太人的支持,是以色列得以成功立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猶太社會對美國政府施加的壓力不可低估。據統計,在1947-1949年三年間,白宮收到猶太復國領導人有關巴勒斯坦問題的信件有8萬封,明信片84萬張,電報5萬1千4百份。這些壓力迫使美國政府在制定中東政策時,不能不充分考慮他們的愿望和猶太人的利益。
由于英國工黨政府拒絕接受分治方案,同時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實在難以為繼下去,于是于1947年3月決定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裁決。聯合國于1947年5月成立了“聯合國巴勒斯坦特別委員會”,由澳大利亞、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危地馬拉、荷蘭、印度、伊朗、秘魯、瑞典、烏拉圭、南斯拉夫11國代表組成,委員會的主席由瑞典法官桑特斯特倫博士擔任,聯合國指定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各派兩名聯絡官,配合委員會工作。阿拉伯人立即明確表示,他們沒有必要接受任何違背巴勒斯坦阿拉伯主權這一原則的任何建議,如果企圖強行實施分治方案,戰爭將可能接踵而至。這當然是拒絕分治方案、拒絕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的最明確的表態,威脅要以戰爭來對抗違背巴勒斯坦阿拉伯主權的原則。阿拉伯高級委員會拒絕同特別委員會合作,也不任命聯絡官,在實地調查中,又遭到阿拉伯人的抵制。
與相相反,猶太當局立即宣布接受特別委員會到巴勒斯坦實地考察,并任命兩位能干的高學識的聯絡官,以期影響委員們的思想動態,讓他們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決定。兩位猶太聯絡官到美國紐約迎接了特別委員會的成員,全程陪同,同吃同住,帶領委員們去巴勒斯坦各地參觀猶太人的建設成就,使委員們深信,猶太移民取得的建設業績和既成事實,誰也無法推翻。猶太聯絡官的辛勤和智慧,收到了效果:特別委員會向聯合國提交的報告,一致贊成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對于巴勒斯坦的治理模式,委員會提交了兩份報告:一份是多數派的報告,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兩個國家的報告;一份是少數派的報告,建立聯邦國家的報告。
猶太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到聯合國大會,派出游說團游說聯合國成員國,做成員國代表的工作,說服他們,感動他們。1947年11月,第二屆聯合國大會對阿猶分治決議進行了長時間的激烈辯論,最后聯大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一票缺席的結果通過了分治方案。決議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托統治應于1948年8月1日前結束,并撤出軍隊;在此后兩個月內,巴勒斯坦成立阿拉伯獨立國、猶太獨立國和耶路撒冷市國際特別政權。規定了阿拉伯獨立國面積約為1.15萬平方公里,猶太獨立國面積約為1.52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連同近郊區176平方公里由聯合國管理。這就是聯合國181(2)號決議,是聯合國頒發的以色列建國證。至此,以色列建國的萬里長征總算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取得了重大勝利。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914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