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摘 要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信用在企業經營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信用良好的企業才能為企業之后的長久發展獲得助力。本文主要對企業經營中的企業信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強企業信用建設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企業經營 信用建設
  由于長期舊體制限制,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上存在著很大問題,特別是在信用管理上缺少一定的管理機制,這與現代的新經濟發展形勢十分不符。因而,我國企業在信用建設方面應該加強研究,對企業信用建設的方法和思路進行分析,從而突破當前企業經營瓶頸,不斷推動企業發展和經營。
  一、企業經營中信用的作用
  企業信用在企業經營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對于提升企業經營水平、提升企業形象,推動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政府對于企業信用的重視程度很高。通過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能夠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公開記錄,無疑會給有著不良信用的企業帶來經營上的困難,而增強了信用好的企業的經營優勢,因此實現了淘汰經營。對于信用良好的企業,政府在政策上也會進行傾斜,推動企業發展,因而鼓勵企業建立良好信用,加強對自身信用體系的建設,不斷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級。二是銀行對企業信用的重視程度很高。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向銀行貸款投資發展,而銀行則需對貸款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價,以便決定是否貸款及貸款額度。顯然,擁有良好信用的企業在銀行貸款申請時能獲得更多的優惠、更多的貸款額度和貸款期限,這就有利于企業的投資再生產,不斷擴大企業經營規模,促進企業發展。三是商業交易對企業信用的重視程度很高。雙方在進行商業貿易時,買方需要通過征信機構對交易對象的企業信用情況進行了解,根據對方的信用等級來決定是否與之進行交易,甚至是否給予交易優惠。再者,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企業在與經濟市場中的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往來時,企業要主動向其他企業展示自身信用情況,信用等級較好的企業在商業貿易中也能取得更高的交易成功。
  二、企業信用現狀分析
  目前,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問題被引起廣泛的關注,并且有著特殊重要的現實意�x。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道德觀念,提倡以誠待人,以信相交的市場經濟取勝之道,使“誠招天下客”“信納萬家財”成為市場經濟中必須嚴格遵守的道德原則。因此,現代經濟的本質是一種信用經濟,誠信是現代經濟的基本倫理,失信行為是與現代經濟背道而馳的。所以,企業信用是重塑現代經濟倫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企業信用度比較低
  商業信用是整個信用制度的基礎。在企業的商業往來中,以實物交易、貨幣交易為主要形式的直接交易占了很高比例。長期以來,很多企業為了追求企業經濟利潤,增加自己在市場中的份額,利用不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對質量優的產品進行排擠,坑害消費者利益,甚至有些產品直接威脅到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這也使得企業雖然獲得了經濟利潤,但其自身的企業信用度明顯下降,使其自身的產品質量也受到質疑,企業也不可能長期發展。
  (二)企業三角債比較復雜
  部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將拖欠貸款作為企業經營的一種手段,甚至將其作為融資的一種手段。企業運用這種方式來取得負債資金,既不用支付資金成本,又不受合同約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但這種方式也使得很多企業欠債不還,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發展。作為債權企業,為了能夠催款就需要繼續加大生產,這就會使其自身變成負債企業,這樣就形成了三角債形式,陷入債務怪圈中,經營較佳的債權企業也可能會被這種負債、欠款企業拖垮。
  (三)銀行和企業之間的糾紛較多
  部分企業在信用觀念上比較單薄,在與銀行進行信用交易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很多矛盾,銀行對于企業內部的信息獲取能力較差,部分企業就會鉆體制或是貸款政策上的空子來逃避銀行的債款,有的企業甚至是通過多開銀行戶頭,以造成資金不入賬的形式拒絕履行相關的還款協議,最終影響了銀行的經營。
  三、企業信用建設的措施
  當前由于企業內部信用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困難,包括融資困難、交易困難等,使得競爭秩序出現混亂,直接影響了企業發展。因而,加快建立企業信用制度,改善企業的信用管理是當前企業經營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關鍵。
  (一)政府應該加強對企業信用建設的政策支持
  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因為政府對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的相關法律和制度,通過國家宏觀制度的完善為企業信用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要加大執法監管的力度,有關執法部門要通過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將企業的所有信用信息進行歸集和公示,共享企業的信用信息。對于失信企業加大跨部門聯合懲戒的力度,“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在招商引資、銀行貸款、招投標、出入境等領域給予限制或禁止,增加其失信的成本。二是要加強企業負責人的責任意識,防止出現隨意處理各類賬款的現象,從而造成資產流失。
  (二)實施信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信用管理的核心是對企業中的繁多信息進行處理和傳遞,僅僅依靠手工來處理是不行的,需建立相應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所有信息進行整合,對企業經營范圍中的客戶信息進行收集,從而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和統一管理對這些信息整合處理。在信息化建設上,企業應該設置相應的部門對企業信息進行快速傳遞、匯總和分析,體現在信息化時代中企業的經營特點。企業組織體系應該是動態的過程,能夠及時根據外界的環境來調整自身,包括進行自我學習、自我修正和適應,使得自身能夠符合當前外部環境的發展需求。同時,在當前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環境下,企業要加強引入信息網絡技術來對企業的信息和人力等資源進行整合,在內部建立起企業信用鏈管理體系。
  (三)發揮企業在信用建設方面的主導作用
  企業作為信用建設中的主體,在整個信用建設中占據主導地位,因而在加強企業信用建設過程中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信用教育。加強企業內在誠信理念建設,讓企業能充分認識到誠信在企業經營當中的作用,讓企業能夠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用企業誠信來指導企業經營發展。二是設置相應的信用管理機構,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領域進行信用管理,包括企業的產品質量、設計、廣告等,對其各環節和領域的信用進行評價,加強對企業信用的管理。三是建立信用機制、信用制度。企業應該加強自律,在企業內部建立信用機制和信用制度,制定相應的信用規則和規范,從而規范企業的信用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四是實施企業品牌戰略,充分發揮企業信用在企業經營中的價值,建立起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從而為增強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四、結語
  企業信用建設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現代企業建設的重要標志。因而,隨著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完善,企業也應該加強信用建設,通過矯治信用失常行為來實現經濟發展軟硬環境的優化,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煙草公司包頭市公司)
  參考文獻
  [1] 紀永紅.談社會信用體系建構中的企業消防安全信息應用問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6):288-289.
  [2] 程熹,烏力吉莫仁.加強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2016(7):24-25.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1/11852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