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含義是清理過剩產能、過多庫存和銀行壞賬。這“三座大山”不清理,就無法輕裝前進。清理了“三座大山”,才能談新的增長點在哪里。回到供給側,就是要放棄用政府拉動內需,以驅動經濟增長的舊常態,轉向以企業為核心,以提高效率為核心的經濟增長模式。

  如何增加有效供給?這要靠激發企業活力來實現;怎樣激發企業活力?我們可以看到,在供給側改革的側重點上,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已經從政府轉向了企業。但是,這并不是說政府可以無所作為。政府的作為應是創造一個良好環境,使企業可以增加有效供給。那如何創造一個使企業不斷創新、不斷研發,以增加有效供給的環境呢?政府最該做什么?
  在供給側,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強調法治,司法改革,包括更加有效地保護私有產權。特別是當前經濟增長轉弱、民間投資不振,更需要企業家安下心在國內投資,在國內好好做企業,做研發和創新。有了制度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才能夠安心做好企業。
  供給側要搞活,就要了解企業在考慮什么問題。要想激發企業活力,首先是強調法治、產權保護,重建信心。其次是對內開放,減少管制。目前,很多領域仍管得太嚴,如電信、石油、天然氣等領域,民營資本無法進入。國企拿到很多優惠政策和優質資源,但市場的空間是有限的。
  供給側改革直接影響的是生產者。作為市場主體,民企的權利如果得不到保障,政府過度管制、隨意干預,就可能退回計劃經濟。如果因所有制不同而受到差別對待,就可能否定市場經濟,改革會走彎路。因此,政府的供給側結構性管理應通過市場,而不是通過行政手段去直接實現。
  另外,全面減稅,減輕企業負擔。
  稅負過重,供給側無法活躍。一個例子是,法國總統奧朗德在競選時承諾,通過增加富人的稅收,使普通人的福利不僅一項不減,還要增加。奧朗德上臺后,把年收入100萬歐元以上的富裕家庭的稅率提高至75%。賺100萬歐元,其中的75萬歐元要交稅。企業家怎么辦?有材料顯示,去年,有1萬多名百萬美元以上收入的法國人移居海外,居全球第一。高收入人群的稅率似乎可以高一點,但是,如果高到了75%,就沒有人有積極性經營企業了,他們就會離開。建議給企業減稅,并不是說不關心低收入階層,一個國家只有經濟搞好了,低收入階層才有希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法國收重稅,導致企業搬家,法國失業率現在達10%以上,成為歐洲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所以,先要把經濟搞活,把企業搞活,然后才是如何分配財富。財富的創造是第一位的,財富分配居第二位。只有保持不斷開源,財富被不斷創造,經濟發展才會進入正常軌道。中國現在的經濟增長在L型下降通道的底部,L型走勢會持續很長時間,困難局面恐會持續三五年。在L型底部待的時間越長,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暴露得越充分,但我們也相信終會回到理性的經濟政策上來。我們現在碰到了困難,但經濟新常態的提法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把改革從需求側轉到供給側又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接下來怎么走?并非政策一改變,經��就會恢復,后邊還需要有措施跟上。如果措施跟不上,L型走勢的“尾巴”還會很長。在L型“尾巴”中,企業該怎么辦?如果創造有效供給的觀點能被接受,答案也就有了,即企業目前不能靠擴規模求生存、求發展,而需轉向創新和研發。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0/11601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