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你的名字》讓很多觀影者勾起甜蜜或悲傷的回憶的同時,也騙足了中國觀眾的眼淚。在日本導演新海誠的“操縱”下,發生在男主角瀧和女主角三葉之間看似離奇的故事,竟然也能讓觀眾產生別樣的共鳴。毋庸置疑,《你的名字》的劇情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發生,然而片中設定的彗星殘片擊中女主角居住地系首鎮導致女主角身亡的劇情,在現實中卻似乎并不是個能夠完全被無視的問題——無論人類是否同意,各類來自太空的不速之客總是時不時會沖破大氣層與地球來個“親密接觸”,這很難說對于人類不是一種另類的威脅。現在,就讓我們暫時忘記瀧與三葉之間的感情糾葛,來考慮一點更現實的問題——如果彗星或隕石突然來襲,憑借人類目前的防空力量,能否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們撐起保護傘?
圖注:當男主角瀧面對迪亞馬特彗星突然分裂對自然之美發出贊嘆時,女主角三葉卻沒有意識到突如其來的“天外來客”竟然會成為自己的“滅頂之災”。而實際上,即便是人類有記載的歷史中,發生外來天體墜落造成傷亡的記錄也并不鮮見
現實中,天體墜落導致人員和財產損失的消息,并非是什么絕對不會發生的小概率事件。讀者朋友們或許對于發生于2013年2月15日的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隕石雨記憶猶新。此次隕石大范圍墜落后,車里雅賓斯克全州經濟損失超過10億盧布(按當時匯率折算超過2億元人民幣),近3000座建筑受損,超過千人因隕石墜落直接或間接受傷。事后,無論是媒體還是民間都發出了質疑——在預防這次“滅頂之災”的過程中,俄羅斯苦心經營多年的反導攔截系統在干什么?難道目前的反導系統對于這種從天而降的威脅毫無應對之力甚至難以察覺?而對于這種質疑,很快便有專家給出了答案:憑借目前反導系統的技術水平,攔截隕石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如果要成功攔截一顆隕石,首先要做到的毋庸置疑是能發現這顆隕石。從分類上看,隕石包括冰隕石、石隕石和鐵隕石,其中冰隕石根本不需要進行攔截,在進入大氣過程中會自行蒸發成水蒸氣;而石隕石和鐵隕石,由于進入大氣時會產生強烈的熱量,似乎是不錯的紅外信號來源。然而,由于隕石墜落的運動軌跡和彈道導彈彈頭的運動軌跡差異極大,單純依靠反導系統對其進行探測和彈道估算根本不現實。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擁有近地天體觀測系統,但對于數量龐大的各類小型天體根本難以無法做到悉數觀測,更不要提為所有的小型天體提供預警數據,這就使得反導系統從外界提前獲得可能墜地的隕石的運動軌跡數據同樣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不過,由于一般的隕石體積有限,進入大氣層后又會自行燒蝕掉一部分,因此即便不去進行攔截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威脅。
圖注:遠程反導預警雷達由于工作體制和工作方式問題,對于隕石一類的天體探測能力基本為零。事實上,反導預警雷達對任何自然天體的發現和軌跡判斷效果都不好
不過,如果對地球發起“襲擊”的是大型隕石甚或就是一顆小行星,問題就要另當別論了。眾所周知,體積較大的小型天體由于其極大的動能,在撞擊地表時產生的破壞效果甚至會超過熱核武器,這樣的不速之客如果墜落到人口密集區域,后果不堪設想。相對于普通隕石來說,這些體積較大的小型天體相對而言更加容易發現,但攔截起來卻一點都不容易。目前的反導系統攔擊手段分為核攔截和動能攔截,其中前者依靠核彈頭爆炸時引發的大范圍沖擊毀傷目標,后者則通過直接撞擊目標進行摧毀。毋庸置疑,前者若用于對小型天體的攔截根本不現實(核爆炸產生的沖擊擴散范圍較大,即便能夠摧毀小型天體也等于認為制造了一場“隕石雨”,造成的二次毀傷效果同樣嚴重),而后者即便能夠命中小行星或隕石,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畢竟,相對于彈道導彈彈頭而言,能對人類造成威脅的小型天體其體積和質量都要大很多,以反導攔截彈有限的動能和戰斗部質量根本難以做到有效摧毀。而且以小型天體最低6馬赫、最高超過70馬赫的速度,能夠給反導系統預留的反應時間事實上也非常有限——或許反導系統剛剛完成發射準備,小型天體早已墜地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了。
圖注:目前的反導系統由于其作戰目標的針對性以及技術條件限制,即便能夠成功捕獲并命中進入大氣層的自然天體將其完全摧毀的可能也微乎其微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憑借目前的技術水平,使用反導系統攔截對人類有威脅的小型天體都并不現實。若發生小型天體對人類造成潛在威脅的情況,最好的辦法還是盡量準確地預判天體落點、并疏散附近人口。而如果發生了類似《你的名字》片中迪亞馬特彗星在近地點上空突然發生分裂、其殘片以猝不及防的速度墜向地表的情況,人類也只能束手無策。或許真正能夠對近地有威脅天體進行提前攔截摧毀的,應該是未來能夠在外層空間部署的粒子束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而短期幾十年內,人類還只能寄希望于車里雅賓斯克隕石雨一類的天體災害不要再次發生。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92to.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10/6633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