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垂釣深受眾多釣友的喜愛,在黑坑垂釣鯉魚的時候,通常會遇到三種情況:
①完全沒有鯉魚來咬鉤,且窩子里沒有魚津;
②鯉魚口很密,且多是死口,爭著搶竿;
③窩子里有津,浮漂偶動,有時候會突然黑漂,但是釣中鯉魚的幾率很低。
黑坑垂釣出現第一種情況,通常的原因在于餌料及釣位沒有選對,魚兒沒有被引過來,或者是這些地方不適合鯉魚,它們根本是不來的。解決方法是,趕快換餌料、換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個窩子里,最好不要用兩種以上味型的餌料。出現第二種情況,要么是你的運氣非常好,正好碰到了饑餓搶食的鯉魚群,要么是你的餌料對魚兒具有致命的誘惑,需要做的只是盡情拋竿,不要累到手腕就好。
對于第三種情況,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下,那么,它出現的原因到底是為什么呢?
1,窩子里是鰱子
窩子里是不是鰱子,一般可以通過魚津的形態和漂相來判斷。形成原因往往是餌料窩料過香的緣故。解決方法,減少拋竿的頻率,使得餌料的霧化變少。
2,打的窩子太厚
窩子打的太厚,使得窩子里的魚兒能夠盡情地吃,根本顧不上鉤餌。不要自認為你的釣餌比窩子里的餌料好吃鯉魚就會買你的賬。
3,加的小藥過多
合成類小藥的作用主要在誘魚,騙鯉魚過來,并不是它們愛吃的。當它們靠近窩子的時候,藥味越來越濃烈,過濃,反而會起反作用,招致魚兒的厭煩。如果你的釣餌在窩子中,就相當于有一道無形的屏障將它跟魚兒隔開了。魚兒們只會在附近圍繞,這也是為何會出現有津卻無口。
4,魚口弱
黑坑垂釣時,鯉魚魚口弱的情況也有好幾種原因,下面一一說明。
第一種,春季釣魚時,水溫較低,魚的活動微弱,魚口弱,吸餌力氣小,上鉤之后的掙扎力氣也小。這種情況多出現于水溫低于10度的時候,可選擇小鉤細線來解決。
第二種,夏季釣魚時,中午或下午,鯉魚游動的欲望很低,魚口很弱,但是在咬鉤時的力量很大,漂相表現為下頓幅度變小,力度不變。解決辦法是調整釣目,減少浮力。
第三種,釣餌狀態不適宜,太重,陷入河底的泥中了,早晚的時候鯉魚的活躍度高,但中午和下午時它們不喜歡游動,根本不會去拱泥找餌。這時的漂相多為橫移、陰漂。
第三種,釣得過鈍,比如當釣線過去過多的時候,魚咬鉤時,浮漂漂相不明顯,造成人為原因的魚口弱。
第五種,口賊也即突然出現毫無征兆的下頓。出現的原因大都是浮漂沒有調整好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餌料的適口性太差(這時就要調整制作魚餌的思路了),對于魚兒的試探動作沒有反應,或者是窩子里的魚太多了,搶食過于踴躍。
第六種,突然黑漂,有的釣友講是蹭線,也有的認為是太靈,我個人覺得,假如你的浮漂調的過靈的話,魚進窩及靠近魚線的時候就該有反應,不可能會毫無征兆。當然,我個人覺得這時候也未必就是蹭線。很多釣者因為一看到黑漂就忍不住提竿,結果因為提竿過早從而出現空鉤。我個人經驗,下沉速度過快的黑漂要讓,不要急著提竿,而是要逮住頓的那口再提竿,穩住心態很重要。
(推薦):
《海竿誘釣法,釣大魚不再是夢!》
《7種野釣自制魚餌,輕松釣上大魚》
《春末夏初,魚的動向你知道嗎?》
《漂腳這幾點作用,80%釣友不知道!》
小穎:老釣手的實戰經驗總結,很值得參考!
釣魚人必看 微信號:diaoyurenbikan 回復“餌料”獲取餌料配方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更多釣技秘籍請點擊“閱讀原文”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029/14776992421722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