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在存在多年之后,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終于開始“修復”了。一項新研究記錄了南極上空臭氧水平的增加,表明接近30年前簽署的限制使用氟利昂等產品的協議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逐漸閉合 竟然是它的功勞
除了臭氧水平的增加,研究還顯示,地球平流層中臭氧消耗的速率也在減慢。平流層是大氣層第二個主要層次,位于對流層上方。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氣體,在地面時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在大氣層上部,臭氧能保護我們免受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傷害。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逐漸閉合 竟然是它的功勞
沒有臭氧層,地球表面將暴露在危險水平的紫外線波段下,后者會損害生物體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導致會引發癌癥的基因突變。20世紀尾聲時,人們發現氟利昂(CFCs,如今已經被禁用)等產品會與臭氧發生反應,使臭氧分解,從而導致臭氧層的消耗。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逐漸閉合 竟然是它的功勞
《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于1989年開始生效,成為通過逐漸減少氟利昂等產品的使用來保護臭氧層的國際條約。對于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來說,了解這項協定及相關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能修復臭氧層有著重要的意義。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逐漸閉合 竟然是它的功勞
盡管此前的研究顯示,從議定書簽訂之后,南極上空臭氧層就出現了一些修復的跡象,但這些跡象大部分源于臭氧減少速率的下降和臭氧消耗水平的逐漸穩定。科學家較少記錄到極地臭氧層的增加,而且在2015年10月,南極臭氧層空洞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結果。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逐漸閉合 竟然是它的功勞
蘇珊·所羅門(Susan Solomon)是麻省理工學院大氣化學和氣候科學教授,她和同事結合了直接觀測數據和模型計算,對2000年以后的極地臭氧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他們識別出幾個南極臭氧層正在“修復”的穩定信號,特別是在9月份,臭氧氣柱量呈現出有規律的季節性增加。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逐漸閉合 竟然是它的功勞
研究者還評估了火山噴發等自然因素導致的臭氧含量變化。他們指出,大約從2005年開始,火山噴發減慢了臭氧層修復的速率,并且對近年來臭氧消耗的年際波動有較大貢獻。臭氧層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只希望以后能有新技術有益于臭氧層閉合。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13/6859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