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參加了公司的一個讀書會,我選讀了邁克爾.塞勒的《移動浪潮》,目前已經略讀完畢,后面就要進行精讀了,雖然只是略讀完了,但是它對我的感觸極深,因此寫下本篇讀后感,并與大伙一起分享,希望能有童鞋看了本文會有所啟示。下面就是讀后感的正文了。
移動時代,一個正在進行的偉大時代
“現在有一種科技可以讓3歲小孩玩耍和學習,讓13歲的女孩玩游戲和社交,讓50歲的首席執行官即時通信和慎重決策,讓70歲的祖母和孩子和孫子們即時溝通。而它的出現不過才短短幾個月。”《移動浪潮》的作者邁克爾.塞勒用這樣的一句話描述了ipad的出現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這是一句很有分量的總結,因為從古自今很難找到一種科技能像ipad所代表的移動科技那樣毫無偏見的接納了各種不同的人,并且在很短的時間里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而本書的作者由這些發現敏銳洞察到移動技術的功用已經遠遠超越個人層面,它必將對整個社會和人類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注定是顛覆性的。
真正的智者和凡夫俗子有一個重要區別:智者往往會跳出凡夫俗子“不識廬山正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的禁錮,由身邊點滴的現象看清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移動浪潮》的作者邁克爾.塞勒就是這樣的一位智者,他知識淵博,學貫古今,觀察敏銳,總結深刻,更可貴的是他能將這些見地用最好的邏輯思維貫穿在一起,并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來。
引發移動浪潮的原因是新技術的出現,這種新技術就是移動計算技術。但是現在很多人很容易誤解移動計算技術只是舊技術的線性延伸,而在不經意間忽視了它所帶來的顛覆性的影響。為什么人們會產生這樣的誤解了?因為在移動計算技術出現之前,移動技術和計算技術早已存在,它們彼此獨立,雖然有時也會交叉,但是移動技術和計算技術都沒有真正進行融合,智能手機出現之前,人們會很自然的使用手機去打電話發短信,如果想在網上沖浪或者用計算技術處理某個問題時候,則很自然的會找臺電腦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下完成相關的事情,雖然電腦技術的發展迅速,電腦變得更加的小巧和便捷,但是人們都不會像手機那樣,隨時隨地都會帶上自己的電腦,所以當時的人們很自然的將移動和計算分隔開來,而這種分隔的原因是人類還沒有一種技術手段將移動和計算的技術融合起來,而新技術真的到來時候人們又會遮蔽了自己雙眼,誤以為這只是對就技術的改進而非真正的創新。而顛覆的行為來自于喬布斯發明了iphone,iphone鏟平了移動和計算的鴻溝,讓這兩條平行線變成了一條線,同時讓這條新線變得比之前的任何一條線都寬廣。移動技術和計算技術的融合導致電腦智能技術能全天24小時一周7天到達到每一個需要他的人。這種變化是瞬猛和快捷,以至于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強大的力量,這樣后果就導致了一個顛覆性時代的到來。
由iphone產生的移動計算技術不僅僅是將電話功能加上一個小型電腦那么簡單,“它為應用軟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模式(應用),一個全新的設計和售賣應用軟件的生態系統(應用商店),以及一個全新的人機界面體驗(多點觸控屏幕)。它們還是擁有最便宜的應用軟件的廉價電腦,第一種讓大多數消費者買得起電腦。而且,因為大多數移動設備同時也是手機,它們成為真正無處不在的電腦:在人們的口袋里、提包里或者背包里”。新的移動計算技術推動了軟件的發展,它將軟件技術功用滲透到原來不可到達的廣度和深度,就像本文開篇所講的不管你是3歲的寶寶,還是70多歲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軟件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便利,電腦技術真正的是達到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理想境界。
移動計算技術引領著軟件新的征服之旅,這種征服之旅會迫使各種不同人,不管他是否愿意都會觸碰到軟件所帶來的影響,要體味出軟件所帶來的影響,那么我們必需首先要理解軟件的功用是什么呢?軟件的功用非常簡單就是替代實體產品。移動計算技術“促使很多公司用軟件替代原有的實體產品和服務”,并且這些軟件的“產品和服務將會有超越原實體產品的新功能,而且這些軟件產品和服務的制造成本將會更加低廉。”它會導致“工廠將不復存在,分銷網絡將不再必需,實體商店也將消失。生成成本將急劇下降”。使用新的移動計算技術的軟件將不是替代原來的實體產品,而是徹底征服原來的實體產品,讓舊有的東西變成博物館的陳列品。
這樣的過程也同時影響到了軟件本身,軟件也隨著潮流發生了質的變化。本書里很生動的描述了這種變化,移動計算技術“使得軟件從固態變為氣態”。而且作者也清晰的描述了軟件是如何從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在臺式機時代,軟件以固態存在,仿佛一塊大石頭擱在桌上”,這樣“嚴重限制了人們使用軟件的時間和地點”,到了手提電腦時代,軟件就變成了“液態”,直到“移動智能的到來,軟件終于掙脫束縛成為無處不在的氣態”,“我們如今可以隨時隨地地使用氣態的移動軟件”,而這個氣態的移動軟件現在已經是無處不在了,每當我們走在大街,或者坐在公交地鐵上,或者在商場里購物我們發現很多年輕人都在使用無處不在的氣態軟件,如今的我們無時無刻的不在感受到移動計算技術無窮無盡的力量。
移動計算技術所代表的的移動時代不是未來的時代,而是一個正在行進中的大時代,當今世界沒有人能被隔離與這個大時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將被這個時代所包裹。書中著重講述了移動時代對當下人們生活和社會的重要影響,與此同時作者通過歷史的經驗還展望了移動技術即將創造出來的未來圖景,讀到這些,作為一名IT從業者真是有種讓人血管展開,熱血沸騰的感覺。
但是我還是需要冷靜下來總結移動時代給我們到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我發現用三個詞語能最好的概括這個大時代的特點,那就是:革命、平等和創造。
革命:革命就是去舊立新,革命的過程是質變的過程,而非量變,革命的變化都是代表著非常重大的變化。移動計算技術所帶來的變化是革命性的重大變化,因為移動時代將會重新定義人類很多傳統的領域,比如圖書業,出版業,貨幣,醫療和教育等等,這種重新定義的過程,可能會導致這些行業原來傳統的方式的消亡,人們被迫要適應新的方式和新的方法,或許有人會因這樣的變化而感到不適應,但是新的變化所代表的進步,這是一個勢不可擋的潮流。革命最終帶給人們的還是一種解放,一種對人類潛力的解放,例如,當一個握在掌心的智能手機能裝下一整座國家圖書館里全部的書籍,而且不會增加任何多余的重量,那么人們就可以節省去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的經濟成本,在時間和空間上為人類節約了大量的時間,那么人類就會有更多時間去創造新的財富,最終的結果會導致全世界人類財富的增加,而歷次人類重大變革(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當下的信息革命)都是按這種釋放潛力的模式推進著,最終讓人類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現在這樣的過程在當下生活中比比皆是,因此移動計算技術所帶來的革命性是毫無爭議的。
平等:移動時代將會消除當今社會種種不平等的現象,有了移動計算的技術,偏遠山區的學生們同樣可以享受大城市里優質的教育資源,貧窮的人可以以最低的投入而享受最優質的醫療服務,移動計算技術將會消除因為地點、時間以及行業等等因素所造成的公共資源的分配不均。它所帶來的平等不僅僅是經濟生活層面,政治領域也將受到這種平等趨勢的沖擊,就像本書里一個例子“幾十年來,埃及的穆巴拉克和利比亞的卡扎菲等統治者用審查制度、間諜和軍事高壓恐嚇國民。但是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中,人們發現他們可以通過手機對抗禁錮,起義者通過手機的即時社交網絡聚集在一起。這樣人數眾多的溝通能力是不可能鎮壓的,而如今穆巴拉克和卡扎菲都已經走下了政壇”。
創造:講到創造之前我想先引用書里的一句話“這將是20多歲想要有所作為的軟件工程師開創事業的黃金時代”。移動計算技術所能帶來的顛覆傳統的力量需要我們廣大從事軟件開發的年輕人們去開拓,移動大潮下的軟件工程師的工作不再是用技術模擬一個操作,一個方式,而是在重新設計一個行業,讓已經落伍的行業煥發新的生命力,軟件工程師完成的工作都會像是谷歌地圖那樣重新定義了地圖和指南針的工作,時代將重新定義軟件工程師的使命,軟件工程師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編碼者,而是將會開辟新的出版業、新聞業、娛樂業以及銀行業等等受到移動浪潮沖擊的行業的創造者。移動時代告訴我們這些年輕人,改變歷史,改變世界的機會已經到來,我們為什么還要徘回和等待了?加緊時間和機遇讓世界因你而改變吧。
移動時代會讓后發者的優勢更加明顯,也讓落后者擁有加速追趕領先者的機會,因此生活在快速發展中的中國機會會變得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好學、勤奮的中國人緊緊抓住這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不要讓時機悄悄的從指間溜走。
最后,重復下本文的標題,移動時代,一個正在進行的偉大時代。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