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文/余舟 | Soft-Hard

我理解的成熟

成熟是什么?果子成熟了會落地,人成熟了呢?

成熟分兩種,生理上和心理上。前者是件水到渠成的事,而心智的成長則需要自己日復一日的培養。成熟是人格的溫度,給人的往往是一種感覺。

對成熟的定義是無法脫離文化語境的。語言是內心世界的磚瓦草木,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有人說中國人的頭腦是一枚明鏡,映進紅的就是紅,映進白的就是白,一點變化也沒有,政治使得整個社會變成一個規則簡單的競技場,群體的自尊心薄弱,只有在一個規則中脫穎而出的人才能受到贊揚。中國人喜歡少年老成,傳統文化中成熟的人格脫不了對仁義禮智信這種圣賢人格的崇拜,最后所有人千篇一面,強大的道德權威壓在頭上,誰那么勇敢如西方的尼采敢說:上帝已死,每個人都可以做超人。

沒有選擇的人也許是幸福的,但同時也是可悲的,因為他連探索自己的機會都不曾有,更不要說實現自我人格的成熟了。沒有足夠的勇氣做到與眾不同,最后對敢于特立獨行的人施以壓制,束縛,指責與捆綁,泄露出心底深處變態的嫉妒與恐懼。很多時候,一個選擇要用一生去印證。無論是被迫還是自愿,背叛曾經的選擇,就是背叛自己,否定自己。一種文化就是用這種方式來統治自己的臣民。

成熟的人格不會預設一套標準。因為誰都可以有自己的成熟標準。有人認為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看天邊云卷云舒”是成熟;成熟就要穩重就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我的我不爭也不會走,不是我的我爭取也沒有用,修煉出一副超脫和淡然。有人偏說,為什么要波瀾不驚,為什么要云淡風輕,為什么要無欲則剛,無動于衷的人生多無趣,我絕望,我悲戚,我放浪形骸,我引吭高歌,我喜歡就竭盡全力去爭取,求不到也不惋惜。性情中人和得道高僧做到極致都是人間至美風景。

所以我不討論成熟,我只想說健康。

自從心理學創科以來,不少心理學家都關注健康人格的問題,精神分析學派的學者通過對變態人格的分析,提出了不少關于健康人格的真知灼見。比如,弗洛伊德認為,變態人格在于自我不能有效地應對人格內部的各種沖突,從而導致人格的分裂。人格健康的關鍵因素是自我,具有強大而充滿理性的自我才能平衡協調本我與超我的對立、本我與現實的矛盾,實現人格的和諧統一。

以健康人為研究對象的人本主義學者,他們假設雖然我們會受到無意識的趨勢,對某些事件作出自動化反應,但人應該對其行為負主要責任。羅杰斯說:“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狀態,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終點。” 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做到因滿足個人生活而保持樂觀態度。達到這一目標的人就是心理健全的人。

米蘭昆德拉在《玩笑》中有一句話 “受到烏托邦聲音的迷惑,他們拼命擠進天堂的大門,但當大門在深厚砰然關上時,他們都發現自己是在地獄里。” 很多人都生活在別處,誤以為實現某個目標或者達到某個地方就能找到內心的烏托邦。

“我們帶著鎖鏈離去,就不會有完全的自由,我們依然回收眺望拋下的東西,心中就會念念不忘。”(蒙田)

心理健全的人坦誠的對待自己的經驗,與其陷入常規的生活模式,無意識的去選擇,他們更愿意投身于生活,心理健全的人活在當下的每時每刻,他們的目的是體驗生活,而不僅僅是過日子。

馬斯洛還指出了實現健康自我的8條途徑:

1. 無我的體驗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2. 做出成長的選擇而不是退縮的選擇;

3. 肯定自我、顯露自我;

4. 坦誠和承擔責任;

5. 聽從自己的志趣和愛好;

6. 志向高遠,但要從小做起,要經歷勤奮的、付出精力的準備階段;

7. 感受高峰體驗,即自我實現的短暫片刻;

8. 發現自己的先天本性,使之不斷成長。

特質理論則關注健康積極人格所具備的個性品質,比如智慧、勇氣、仁慈、正義、節制、超越,這六種廣義上的美德和歷史上通過研究得出的、普遍存在的美德是一致的。對任何個體來說,要塑造良好的人格,上述6種美德都必須在自己的價值觀中體現出來。

缺了內核的蘋果依舊可以成熟,甚至外面看上去與正常的蘋果無異。成熟只是走向衰老的一個階段,而健康的靈魂則可以永遠年輕。物理生命以死亡為終點,而心靈的生命以讓別人代替自己思考為結束。除了相信自己的感覺之外,我們別無選擇。除了放牧自己。對著自己招兵買馬以外,我想不到還有什么能讓我的內心獲得帶著力度的平靜。我很喜歡楊絳在《隱身衣》里的一句話:是蘿卜就做一顆水多肉脆的好蘿卜,是白菜就做一顆瓷瓷實實的包心好白菜。現實的確設置了種種障礙,有時候因缺乏勇氣或者見識使我們夸大了環境的不自由。

最后,再摘抄伍爾夫的一段話來結尾吧:

……一旦一個人有了自我認識,也就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了。換言之,他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我覺得,世上只有這種人才真正的生活;至于其他人,我認為他們只是做了一輩子習俗的奴隸而已——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靈魂,全部像幻影一樣似有實無。因為他們習慣于隨波逐流、遇事總無主見,人云亦云;他們的靈魂早已為怠惰,萎靡之氣所充塞,早已變得徒有其表,而實質上是麻木不仁、冥頑不靈的。

注:本文參考了鄭雪主編的《人格心理學》和 Jerry M. Burger《PERSONALITY》

本文由余舟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系:gracemail@126.com

題圖:Lancer Wong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61107/4233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